《纸牌屋》神话不再 美媒痛批挑战智商

09.03.2015  12:14

虽然官方中译版的《纸牌屋》第三季恐怕仍需等待,但是国内通过“生肉”(没字幕)版看完的也不在少数。从2月27日制作方Netflix一次性放出第三季13集片源迄今,无论是中文美剧观众还是美国本土观众,吐槽声日益增多,甚至有《华盛顿邮报》“挑战我们智商”这样的严厉批评。

  一部连续剧被观众吐槽批评实属常态,不过当被批评的是两年前被各类技术名词神话的 《纸牌屋》时,就颇有看点了。

  在两年前《纸牌屋》刚刚走红的时候,大数据是热门议题。许多分析者会告诉你“Netflix 几乎比所有人都清楚大家喜欢看什么”——因为Netflix甚至连用户在何时按下暂停按钮都知道。在那段时间,很多人都相信未来可以用大数据指导影视剧制作,甚至传闻国内视频网站也有效仿者。


  然而,一季又一季的《纸牌屋》,充分显示了“大数据”的无力。也许,大数据可以告诉Netflix,政治剧+导演大卫·芬奇+主演凯文·史派西是个好组合,但是却无法告诉Netflix,剧情该如何发展才能让观众惊喜连连而不是频频吐槽。其实,用常识想想也就明白,一部文艺作品的走红,不仅源于“知道”大量受众的需求,关键是你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其中的核心不是“知道”,而是“创作”。不说“神乎其神”的大数据,其实看看过去十年中国的票房纪录,你大致就能知道中国观影者爱看什么电影,但这并不等于你就能拍出观众爱看的电影; 或者换一个例子,不用大数据我也知道金庸的小说爱看的人多,但不等于你就能写出一部和金庸一样受欢迎的作品。

  大数据不再神奇,而《纸牌屋》基于视频网站新技术的一次性播出创新,也同样开始呈现副作用。相比传统美剧一周一集的进度,Netflix一次性放出所有剧集,这意味着总有勤奋的观影者率先看完剧集,并在社交网络上剧透,而看得慢的受众就不得不因此而失去惊喜——这堪比你听完隔壁屋的欢呼才在电视上看到进球画面一样无趣——相比之下,传统美剧一周一次大家同时看的体验反而要更好些。更何况,由于《纸牌屋》不是边拍边播,提前制作也使得它与美国最新的政治事件脱节,虽有乌克兰事件但无ISIS之类当红议题,隐喻现实不够,这对于一部政治剧而言,恐怕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新技术带来的影视新变化是否就一定是好的变化,《纸牌屋》 拍到第三季,显然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