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图书遭数字媒体围困 电子阅读成年轻人最爱

23.04.2015  15:36


书店里,市民在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



  2014年、2015年,“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阅读的重要性。而近期公布的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传统阅读。

  同样,近3年临沂市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数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那么,人们的阅读观念和习惯是什么样的现状呢?近日,记者就“您觉得阅读对您重要吗”“平时您是怎样阅读”等问题拟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发放给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100名市民。问卷中,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数字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纸质图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市图书馆去年人均借阅6本 文学、艺术、医学类最受欢迎

  本报4月22日讯(记者 王逸群 徐文敏)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记者从临沂市图书馆了解到,2014年全市借阅纸质图书531865册。平均每个借阅图书的人,一年借阅约6本。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图书馆也成为一座城市重要的地标,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据临沂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图书馆馆藏资源达65万册,共有读者82911人,有效读者近55000人。据统计,仅2014年新办的读者卡就有1万多张,全年读者借阅数531865册。平时市民平均每天借书约1600册,还书1700册,每逢周六、周日,日借阅量可达1800册。

  全民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每过一段时间市图书馆都能迎来不少新读者。“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市民的图书借阅情况来评选十佳读者,有些读者的借阅量甚至达到平均一天一本书。”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市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泡在馆内看书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目前的读者群中,16-45岁读者人数比例最大,而每到节假日、寒暑假和周末,图书馆总能迎来借阅小高峰。从市民所借图书类别上来看,借阅量比较多的是文学类图书,其次是人物传记、经济、艺术和医学类图书,农业科学和航空航天类图书的借阅量则相对较少。

  “然而,就近3年的借阅数而言,相较于2013年的618205册和2012年的659856册,2014年的借阅数还是有所下降。”该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市民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少市民开始选择网上阅读。

  89人觉得阅读很重要 但过半数人表示工作忙读书少

  为使调查结果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临沂市民的真实想法,记者到广场、商场、学校、主要干道、居民小区等多个地方发放调查问卷。受访者年龄从14岁到77岁,身份涵盖学生、白领、公务员、商人等各行各业。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有5份因为没有被收回或者回答不完整不做参考。剩余的95份调查问卷中,有89人表示读书对自己很重要,自己的生活需要读书来提高。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仍是大家共识。

  “我主要是给孩子买书,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家住兰山区的彭女士表示。彭女士今年37岁,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她自己除了会到书店给儿子选择各类图书外,还经常从网上选购经典名著,希望儿子从小就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另外,为了处理好亲子关系,彭女士在儿子读书的同时也经常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陪读”。现如今,读书对于彭女士一家早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问卷中,93.7%的受访者都认为读书重要,并且喜欢读书,但是一年下来读书不到10本的有55人,占57.9%,其中24.2%的人连5本都不到。另一个关于“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的问题,59.8%的受访者每天读书1小时,每天读书时间只有10分钟甚至更少的达16.8%。

  在影响读书量的原因里,选择“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受访者占到56%。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受访者却表示,工作忙其实是个借口,关键是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57人选择网上阅读 手机、电脑阅读成年轻人最爱

  2014年,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传统阅读。无疑,手机、电脑、ipad等在线阅读等电子阅读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在95位受访者中,57人表示会选择网上阅读。而年龄在14-45周岁的49人中,有37人每天会花费半个小时以上阅读。

  “看纸质的书太麻烦,没有手机方便。”90后小王在手机上装了几个阅读客户端,他告诉记者,很多客户端都与一些大型电商或文学网站合作,后面有强大的文本资源,打开手机可随时随地查找、下载、购买、阅读。而购买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也成为小王长期选择电子阅读的重要原因。

  参加工作不满两年的小林,在市区找了一家外贸行业的工作。每天寻找客户、介绍产品,工作繁忙的小林自大学毕业后几乎就没再碰过纸质书籍。

  “也知道看书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就是看不进去,还不如下班后刷刷微信微博放松放松。”小林坦言。

  小林告诉记者,刚毕业时他也曾在亚马逊网站买了个名叫Kindle的电子阅读器下载和阅读电子书、报纸、杂志等,但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又回归到微信微博。

  小林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关注了一个文学博主,该博主会定期更新自己的文章,这样长期下来也相当于看了一本书。他认为,阅读的定义也应随着社会发展慢慢发生改变。

  电子阅读因其便捷、形式多样等诸多原因受到年轻人喜爱。从2013年开始,微信阅读介入移动阅读,以“朋友圈”“订阅号”为代表的社交化、分享式的阅读,微博荐书、摘录精彩片段讨论分享等,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弥补传统阅读的很多局限,带动更多人去接触经典作品。

  电子阅读代替不了读书

  尽管凭借“信息海量、互动性强、全球同步”等优势,电子阅读渐渐被年轻人选择为最佳阅读方式,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存昌教授却认为电子阅读代替不了读书,建议不要通过手机、电脑阅读。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需要一种安宁的环境。”杨存昌认为,对爱书的人来说,墨香有无与伦比的魅力,翻开古色古香的书籍时,更容易感受到心灵的安静。翻开纸页的阅读快感,是任何其他形式的阅读,尤其是电子书阅读所无可比拟的。

  同时,杨存昌认为,为方便手机阅读,手机设置的信息篇幅较短,大多属碎片化信息和浅阅读。而电子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而且,长时间的浅阅读更容易导致读者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

  触手可及,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现如今,碎片化浅阅读成了许多人阅读的主要方式,因此电子阅读无法实现深度阅读的现象也屡遭诟病。但在部分人看来,深阅读和浅阅读并不在乎阅读的长短。“如果碎片化只读了20分钟,但是读进去了,那就是深度阅读。相反,如果一本书只是草草地翻一翻,也是于读书无益的。”市民顾先生说。

  同时,顾先生认为,电子阅读方便快捷,应该支持鼓励,因为数字化阅读的发展,可为推进全民阅读拓宽渠道和平台。

  纸质书价格近年来一直上涨,电子化阅读则不一样,不仅正规出版的电子书远较纸质图书便宜,而且在电脑、手机等平台都可随时阅读,十分方便。同时,电子书易于保存,也是电子化阅读的优点。

  “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电子阅读水平,只有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才能更好地创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和环境。”顾先生说。

  文/片 本报记者 王逸群 徐文敏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