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区域合作成环保新潮流

19.11.2014  13:01

  16日,由环保部、山东省政府主办,山东省环保厅、青岛市政府承办的“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 6 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于青岛闭幕。本届为期 3 天的绿博会期间,鲁韩环保合作项目、山东省环保厅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等的签约仪式分别举行。

  随着环保领域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的逐渐深入,绿博会已经不仅仅是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平台,更成为区域间环保合作的大舞台。山东省与台湾地区以及日韩等国家之间的环保产业合作常态机制正在形成。

  鲁韩尧鲁台深化合作

  随着环保标准的逐步加严,减排和环保治理技术升级正成为企业追逐的焦点,鲁韩、鲁台的技术合作也随之深入。

  “现在山东省的颗粒物排放标准是 30 毫克每立方米,我们设备的处理能力能达到 1 毫克每立方米,这也是很多山东企业想与我们合作的重要原因。”韩国洁宜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山东代表周天昊,指着展位上的脱硝设备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在展会现场,该公司刚刚与聊城的一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

  山东鑫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济南的一家环保企业,在本届绿博会上的主打技术是与韩国电力株式会社合作之后的成果。

  “韩电是世界 500 强之一,我们在引入其先进的催化剂技术后,效果显著。”山东鑫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赵慧丰对导报记者表示,由于采用了韩电分子级纳米技术及其工艺技术,韩电催化剂在达到同样脱硝标准 80%以上和催化剂有效期保证 2.4 万小时的基础上,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抗热冲击力强、低温启动等优势。

  漂亮时尚的防风衣、功能多样的旅行箱、样式各异的手袋……在绿博会台湾馆展区大爱感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导报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展品。该公司所属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青岛分会志工张建华告诉导报记者,这些看似联系不大的物品,其实是用一种材料做成的——废弃的矿泉水瓶。

  “在台湾,垃圾分类已经做得非常成熟,废弃的矿泉水瓶经回收利用后,会做成不同的产品,销售收入所得用于慈善救济。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张建华对导报记者说。

  除了绿色生活方式上的相互渗透,鲁台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也已悄然展开。

  第 4 届鲁台两岸环保产业交流合作论坛于 15 日绿博会期间召开。论坛上,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的教授等专家就台湾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进行了讲解,水之源企业有限公司、品岱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台湾企业参会,介绍了自己的技术成果。山东省良岸餐厨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带来的城市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技术等,也引起了台湾参会企业的极大兴趣。

  科技助力监管

  在企业不断追求技术提高的同时,环保监管部门也正在寻求先进技术支持。

  在绿博会期间召开的鲁韩环保合作论坛上,韩国 KNR 株式会社一名理事向导报记者透露,VOC 监测分析综合控制系统的建立,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迅速锁定污染源非常有效。该公司已与济南市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已经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准备于年内在济南市构建安装VOC 监测实验平台,共同开发技术平台建设。

  烟台以果园面积大著称全省,丰厚的水果产量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环保治理带来挑战。果园里的有机肥料在经雨水冲刷后,流入河道,造成污染。因为面积大,果农对环保治理成本的承受能力有限。如何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呢?该市在与韩国 KC Rivertech 株式会社交流之后找到了方法。

  韩国 KC Rivertech 株式会社的水生态复原法,采用生态治理方式,根据树种不同,分区、分点治理,将成本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KC Rivertech 株式会社代表理事李明动透露,其水生态复原法已经得到了烟台政府部门的肯定,双方已达成合作意向。

  “这已经是我连续在两届绿博会上主持鲁韩环保合作论坛了,我感到很荣幸,同时也为鲁韩在环保领域的深入合作而欣喜。”15 日,在于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鲁韩环保合作论坛间隙,韩国环境产业技术院专业研究员高光辰对导报记者说。

  网址链接: http://jjdb.sdenews.com/20141117/VA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