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转型 谋划发展 寿光林业发展步入新常态
“发展现代林业不能像以前那样只计算种树的数量,必须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木材消费量仅为0.3立方米,与世界平均6.7立方米的消费量相差甚远,发展空间巨大。而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林业产业还将获得更大推动力,所以发展林业产业化大有可为。”
创新造林模式,社会绿化唱“主角”
“扩大造林绿化面积,建立生态寿光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而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所有市民的参与。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寿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研究制定造林绿化的优惠政策,出台了《寿光市社会力量投资造林绿化补助办法》,对在市内投资造林绿化有生态公益林性质的项目,每亩每年补助500元,补助10年;对新营造商品林每年每亩补助300元,补助3年。今春以来,羊口镇齐庄村与山东英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2700亩土地流转合同,承包期限为15年,进行“林苗一体化”绿化;台头镇郑辇、北洋头、马家庄等4个村流转土地2062亩,引进过200亩成片造林项目6个建设资金全部来自于社会资金,没花政府一分钱。目前,寿光参与社会力量造林的组织和个人25家,造林面积1万多亩。
发展绿化投入多元化只是寿光绿化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寿光坚持“不栽无主树”、“树随地走,谁栽谁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等原则,进一步完善造林绿化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允许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和大户参与造林绿化,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大户和农户共同参与的造林投资格局。
产业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寿光林业主要有对生态起调节作用的生态林和用于木材加工、林、浆、纸一体化的速生丰产林,以及种植果树、枣树之类的经济林构成。与“产业化”结合较为紧密的主要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和苗木花卉的种植。其中,“林木一体化”为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种模式谋求将木制品制造与出口、造林、采伐与销售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形成“以纸养木、以木促纸”的经营格局。近年来,寿光不断增加的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极大的带动各项林业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木制品加工、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林下经济和造林绿化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去年,寿光实现林业总产值212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到2014年底,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297个,注册资金7.8亿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近3亿元,完成潍坊市第一单森林保险业务,保险面积2.4万亩,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以鲁丽集团、富士木业、晨鸣板材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达到320家,以木浆造纸、木制品出口额达到7亿美元以上;以万芳花卉、红梅园艺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70多家,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销售额8000万元。
随着寿光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态需求井喷,以森林旅游业为主体的旅游模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作为林业支柱产业之一的森林旅游业,其火爆现象反映的仅仅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寿光利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打造了以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弥河农业生态观光园、巨淀湖省级湿地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业,年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势,深入挖掘林地资源潜力,通过推行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每年增加林木生长量8%-10%,林下经济产值达到近20亿元,林下经济模式已成为寿光促推农民增收创收及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林业主动转型已由传统的基础性产业提升为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初步形成了苗木花卉种植、木制品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和造林绿化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