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几点建议
淄博市博山区审计局 陆琳琳
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头等大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解决融资的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本人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是增加流动性,而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融资缺口”出发。
一、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
1、企业自身方面:一是企业抵押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的厂房、土地是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的,无法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二是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因此银行对其偿债能力心存顾虑而“不敢贷”。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公司治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比较低,银行与企业缺乏真实的信息沟通,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存有疑虑,对其贷款的审查、发放比较严格和慎重。
2、金融机构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目前我国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都对中小企业不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和股权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由于受种种条件、规模、数量的限制,也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需要。二是银行放贷“嫌贫爱富”,由于银行发放每笔贷款所需的调查、监管费用大体相同,所以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一般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都较小,所以贷款的单位费用相对较高,银行从节约成本和监督费用的经济性出发,“扶大冷小”,使中小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三是贷款审批周期长,由于受部分企业不良贷款影响,我区工、农、交等多家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至省行,存量贷款到期续贷审批繁琐,许多中小企业为维持资金链,不得不高息拆借民间资本,大幅度增加了融资成本。四是利率上浮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企业规模、担保方式等确定上浮标准,目前,我区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基本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5%-60%,有的甚至更高,融资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
3、外部环境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这包括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对企业经营情况掌握不准,企业对政府政策了解不透)以及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诚信表现等了解不全,企业对银行的融资政策、融资程序等了解不透),最终表现为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融资障碍。二是担保机制及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起步晚、家底薄,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找到担保企业,而且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数量相对较少,担保能力有限,担保资金规模偏小,风险准备金不足,担保放大倍数较低,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使许多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因没有合适的担保而不能贷款。
二、相关建议
1、引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承贷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要不懈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力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应变能力,在实现企业稳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信用水平,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同时,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通过场外交易市场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多渠道合理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2、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加强金融组织创新, 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二是各金融机构要更加勤勉尽责,深入实际确实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金融服务, 建议从政策上规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份额,切实开展好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确保中小企业有充分融资来源。三是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适度放宽信贷管理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程序,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小、急、频”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品种,建立新形势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
3、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策。一是建立协调磋商机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信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导和正向激励,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切入点提供基础支持。二是完善、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规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同时,要将鼓励担保公司的税收优惠和开办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从而降低准入门槛,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中小企业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区域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协调性,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环境,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