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编辑部:喜悦与期待(法治蓝皮书专刊)
3月18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编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法治蓝皮书)2015》对外发布。蓝皮书对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并对2015年法治发展大势进行了预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是所有的法都能治国,不是所有的法都能治好国。立良法、善法,方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制度保障。
蓝皮书认为,2014年,中国的立法活动活跃,制定新法、修改旧法,谋划立法体制变革,提升立法质量,积极为深化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管理、激发市场活力。围绕这一点,2014年,法治政府建设着力于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如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转变管理方式,加强执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等。
司法公开作为司法改革的切入口,近年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14年,司法机关朝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努力,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研究并开展司法改革试点,加强了司法人权保障。
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是,国家反腐败的力度不减、强度反增,反腐败成为中国廉政法治的新常态。国家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批曾经位高权重的人员因涉嫌违法违纪被查处,彰显了国家对腐败案件的零容忍态度,打破了一些人“刑不上大夫”的幻想。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开局之年。展望2015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法治发展大势,蓝皮书预测,2015年,法治将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推进科学立法、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廉政法治等多方面工作。
蓝皮书认为,2015年将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的一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2015年,各试点地区将据此开展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去行政化、去地方化,实行人员分类管理。
展望2015年刑事司法改革,蓝皮书指出,2015年,司法机关将继续结合近年来复查冤案的情况,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以时间为序的阶段化推进模式将逐步改变,法院对侦查的司法控制将逐步加强;警检关系将逐步调整,侦查从属于起诉,起诉指导侦查。
廉政法治建设方面,蓝皮书提出,2015年,公开透明将是所有公权力机关必不可少的工作重点之一。
开弓已无回头箭,气可鼓不可泄。蓝皮书认为,2015年的任务就是要将反腐败进行到底,既要防止尚未发现的腐败分子逃脱制裁,也要防止利益集团伺机反弹、卷土重来。为此,反腐败工作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查处各类贪污腐化案件的力度不会减弱。构建全方位预防与惩治腐败的法律制度体系,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营造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的制度与社会环境。
弹指一挥间,今年已是该法治蓝皮书连续第八年发布。媒体作为中国法治进程的观察者、记录者、推动者,一路走来,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法治梦。今天,本报编辑部再次隆重推出《法治蓝皮书专刊》,以飨读者。
来源:《法制日报》(2015年3月19日05版)
(责任编辑: 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