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茶的故事之访茶问花之旅
【大美中国】访茶问花之旅
杭州,不仅仅有温暖秀美的西湖,从市区驱车10几分钟,就抵达龙井村,放眼望去,茶树就如同绿色的厚地毯般伸展开去。 笔者驾车来到在龙井村双峰茶厂,开始访茶问花的旅程。在为可能尽可能的背景墙下,长得酷似杜汶泽的茶叶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茶叶的历史典故,讲解风趣幽默,融进很多茶叶知识的互动问题。喝茶是件简单而复杂的事情,热水冲下透明的玻璃杯,你几乎可以听见绿色泛茸的茶叶正在吸水的微小“刷刷”声,隔壁桌子茶杯的盖子不时碰得铮铮作响,茶香气开始蒸腾。茶就是这样将中国人的生活连接在一起。
绿茶是中国人喝的最多的一种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
双峰村旁茶场的主人——69岁的黄师傅,一双总是笑眯眯的眼睛让他看起来很年轻,在茶场田间,他给我们讲述茶的故事:“我喜欢茶,种了50多年,眼睁睁地看着龙井茶叶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元钱一斤涨到了现在上千元一斤,人工炒茶也变成了机器炒茶,今年的茶园收成还不错,是个正常年景。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做这些田间地头的茶叶营生,他们嫌摘茶、炒茶太辛苦,根本不愿意忍受炒茶的高温,可炒茶恰恰就是龙井茶制作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啊。”说到这,黄师傅的眼睛有着一些遗憾和迷茫,“现在政府倒是免费开设很多制茶的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茶园传统,但效果并不好,我希望还能有一些更有力的举措让现在的年轻人把茶园手艺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茶场中很安静,采茶工人都聚精会神的采摘着茶叶。“别小看你们喝下的每一杯茶,这都是工人们辛苦采下的,每年的三月到六月是茶叶季,茶厂雇请的工人会一直在山上忙碌着,20000片叶子才能制作出一斤龙井,而采茶女工从早上7点到傍晚5点,忙碌一天也才只能出4-5斤茶叶。
在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中,机器轰轰作响,刘先生带着我们完整看完了制茶的每一步工序。“采摘下的茶叶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摊晾、揉捻、理条、摊晾、二次理条或精揉、烘干之后,才会包装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