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美国政府关门“小风波”后隐藏债务“大风暴”

11.02.2018  06:51

  9日凌晨,美国联邦政府一场短暂的“技术性”关门意外发生,又突然收场。从表面看,此次“停摆”似乎没有给政府和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冲击;实际上,这场小风波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美国即将进入一个无度举债的新时期,这将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一场共和党鹰派的“叛乱”

  导致这场短暂关门风波的原因是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8日晚在对临时拨款法案的投票中意外站出来反对,并拒绝投票,从而人为造成参议院无法在午夜前完成立法程序。

  虽然目前共和党控制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和白宫,但其财政政策却日益背离共和党之前倡导的财政纪律。尤其是按照最新预算案,未来两年内美国政府开支将暴增。

  这令强调财政纪律的共和党传统鹰牌势力非常不满,保罗当晚直斥其他共和党人虚伪。“如今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联手带来了万亿美元的赤字,”他说,“我所属的党正成为赤字的共谋。”

  为尽快恢复政府开门,参众两院9日凌晨先后投票通过拨款法案。不过,在众议院的投票中,有多达67名共和党众议员投下反对票,这被外界视为共和党的一场“内乱”。

  美国将进入万亿赤字时代

  根据美国国会9日凌晨通过的政府预算案,未来两年内美国政府的开支将暴增近3000亿美元。同时,共和党主导的减税法案去年底刚刚生效。美国税收联合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此次税改会使联邦收入在未来10年内减少1.45万亿美元,其中2018财年和2019财年政府收入将分别减少1350亿和2800亿美元。

  开支增、收入减导致财政赤字飙升。按无党派非营利机构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估算,到201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1.2万亿美元,并且此后将长期维持在万亿美元大关之上。

  “最新预算案显示,我们已永久性进入一个万亿美元赤字的时代,”尽责联邦预算委员高级政策主管马克·戈德魏因说,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很多开支一旦支出就很难取消。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总统特朗普上台前就曾预计,未来多年内美国政府年度财政赤字规模将维持在5000亿至7000亿美元水平。去年6月,该机构预计2019财年的赤字规模约为6890亿美元。但在短短半年内,减税和增支就令美国下一财年赤字规模预期扩大了近一倍。

  美国负债水平或创历史新高

  从目前情况看,特朗普政府和控制国会的共和党已根本性改变了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前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衡量美国政府负债的常用指标,该数字在3%以下通常被视为较为良性和可持续。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年度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一度降至1.1%低位。此后,为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政府支出暴增,导致这一比例在2009财年升至近10%的高位。

  此后,在奥巴马政府任期内,该数字持续下降,2013财年降至4%,2015财年降至2.4%,2016财年小幅反弹至3.4%。但按照最新估算,2019财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陡升至4.8%。

  财政赤字飙升,必将进一步推高美国业已庞大的公共债务。按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估算,到2027年,新预算案将把美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推高至99%。若将其他因素考虑在内,这一比例最高或将升至109%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二战后创下的106%的纪录。

  无度举债将成美国经济新威胁

  从长期来看,经济危机时政府负债增长、经济繁荣时政府负债下降是常态。特朗普执政以来的新变化却改变了这一规律:在美国经济繁荣期债务规模一路暴涨。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并即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同时,美国失业率也降至17年来最低的4.1%。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接近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健增长。美国智库预算和政策优先中心高级研究员贾里德·伯恩斯坦的研究显示,排除战争等特殊原因,在实现充分就业之际,政府债务出现暴涨,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奥巴马政府首席经济顾问贾森·弗曼9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一个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环境下,制造出高额财政赤字“极其愚蠢”。经济学家普遍担心,这种做法将弱化美国政府在面对下一场经济危机时的应对能力。

  同时,财政刺激措施还可能导致短期经济过热,促使美联储被迫更快加息,而这也会在中长期内损害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此外,在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同时,最新统计显示美国去年贸易赤字也创下了9年来新高。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罕见的“双高赤字”将导致美元持续走软,从而给国际资本流动带来影响。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国可能重演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情形,财政宽松加货币紧缩的政策组合将导致美国“双高赤字”持续升高,迫于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今后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和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新华社记者 金旼旼 江宇娟)

        编辑:胡立荣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