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农民工为何 “近乡情怯”(民生观)
项羽有句名言,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千百年来,多少功成名就之士,无论饱学大儒,还是名官显宦,告老还乡、叶落归根是很自然的选择。如今,渐行渐老的第一代农民工,却显得顾虑重重,“近乡情更怯”起来。是什么扰乱了他们的乡思?
家乡生活环境的变化,恐怕是重要原因。
自己回去了,子女不回去。城里打工还是比在家种地划算。壮劳力向城市转移,乡村面临“空心化”窘境。回乡养老,不得不面对经济上缺乏收入、生活上缺乏照料、人际交往上缺乏乡情等种种难题。
既然问题出在空心,解题思路就应在填实。
城镇化并不等于农民全部涌向大城市,中小城镇也有发展空间。县域经济甚至乡镇经济发展了,聚集起特色产业,拉动本地就业,支撑起城市生活,公共服务也可以集中提供。这种产业聚集、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思路,在许多地区已经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产业结构升级、城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同步进行,家门口可以就业,打工不耽误照顾老人,提升了“归乡”的吸引力。
然而,毋庸讳言,家门口培植产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数据上看,各劳动力输出大省近年来有回流迹象,但具体了解,大家的顾虑还不少。一是嫌赚得少,家门口还是比不上深圳上海;二是怕不稳定,家乡新长出来的产业链条还不那么结实,干着干着怕没活了,让人不太放心。
一口不能吃个胖子,让家乡也像打工地点那么繁荣,需要一步步来。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资金、政策、资源上的倾斜。多个支点巧妙支撑,内外杠杆共同发力,才能撬动顽石。一段历史时期以来,农村哺育了城市,哺育了工业化;如今,也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另外,农村资源的进一步盘活也应该审慎探索。
城乡均衡发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踏实创业、踏实谋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