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运河畔山陕会馆:二百余年商埠繁华梦的见证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内,两位老艺人正表演琴书
“风从运河来”媒体行记者观赏会馆院内景观
齐鲁网聊城6月15日讯(记者 左新新赵志鹏)15日上午,由中央级、省级、市级的3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风从运河来”媒体采风团来到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参观了会馆的古建筑群,领略了会馆273年历史的文化氛围。
走进山陕会馆,一出聊城特色琴书《潘金莲拾麦子》正在上演。两位老艺人一人拉奏坠琴、一人打鼓,两人合作将这段弹唱艺术表演的形象生动,地方韵味十足。两位老艺人的表演也吸引了“风从运河来”采风团记者们的纷纷驻足。
两位老艺人中,年长的一位名叫宓兴荣,今年81岁,自12岁开始拜师学习琴书,至今已有69年。前些年,宓老先生结识了小他7岁的魏老先生,“同行一家亲”,二人便成一对“组合”。他们表演的琴书是东昌府区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两位老艺人也是聊城仅有的两位传承人。
山陕会馆作为聊城段大运河沿岸保留的最具规模的会馆,馆内搭戏台唱戏倒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据了解,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扩修,形成现今之规模,是山西、陕西商人为祀神明、联乡谊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大运河流经聊城,许多山西、陕西的商人顺着运河来这一带经商、停留,于是商人们集资修建了这座山陕会馆。商人们的活跃也带来了文化、娱乐的需求,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活动,听戏便成了必备的娱乐项目,像秦腔、梆子、京剧等剧种交相上演,这也就促进了聊城本地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当然,不仅山陕会馆,运河沿岸其他会馆内也有搭建戏台。
山陕会馆不仅是漕运时代,商人们互相交流、祭祀水神、供奉关帝的场所,它更是大运河留给聊城重要的文物古迹,是大运河聊城段辉煌历史的缩影,会馆内一座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石碑就是最好的见证。据会馆内所藏的嘉庆二十二年碑刻记载,会馆兴建之时,捐银的商号有363家,道光二十五年,增至366家,可见历史上这一带的商人之多、繁荣之貌。
如今的山陕会馆,古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关帝殿、中献殿、钟鼓楼,雕梁画栋、古朴的装饰中透着华丽。院内两颗500多年历史的国槐树,守护这座会馆自始至终。置身馆内,眼前一石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古人的生活点滴。
其实,聊城曾有过20多家会馆和许多的水神庙宇,但随着大运河辉煌时代的远去,运河沿岸的庙宇等文物建筑也是繁华不再,日渐没落。聊城运河沿岸,除了山陕会馆保存较好外,还有许多会馆、庙宇留有遗迹,但已不成规模,如聊城东关大王庙、临清晏公庙、临清漳神庙、张秋显惠庙等。
对于这些保存完好和只保留部分遗迹的庙宇建筑,下一步该如何去保护利用、突显其价值,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胡梦飞曾提出建议:会馆、庙宇是运河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有相关遗迹的尽量要进行修复;史料中有记载、且产生重要影响的则尽量进行复建或重修;要重视对相关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采用影像、音频、图片等形式对其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