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东昌府区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又是一年芳草碧,阳春三月绿化忙。入春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部署,紧抓春季植树造林有利时机,以路域环境提升工程、春季绿化工作为抓手,聚焦“四项明确”,重点发力,强势推进,先后涌现出道口铺街道、堂邑镇等一批绿化先进单位,全区路域环境提升工程和春季绿化工作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造林1.56万亩,新建和完善林网3.3万亩,新发展花卉苗木1400亩,累计植树180多万株。
一、领导重视,氛围浓。 东昌府区高度重视春季绿化工作,把路域环境提升和绿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2月16日,召开全区春季绿化工作会议,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对每个镇(街道)、园区明确一名县级干部帮包,明确一个牵头部门进行重点帮扶,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绿化工作格局。3月19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毕黎明主持召开全区路域环境提升暨春季绿化现场推进会,总结阶段性工作,查找不足,进一步动员全区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全面推进绿化工作。3月3日、22日,区委书记陈秀兴亲自带队对春季绿化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先后观摩了侯营、道口铺、堂邑、梁水镇、闫寺及济聊高速、德商高速等重要绿化节点,提出了“提高标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争先进位”的要求,在全区迅速掀起植树造林的新热潮。各级各部门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绿化工作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周都有新变化。东昌电视台、东昌时讯等媒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绿化建设,大力宣传造林绿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形成了全区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规划,标准高。 牢固树立“种树就是种福、种德、种财、种空间”的理念,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统筹推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对全区范围内的国省道、县乡路、村级路进行了彻底排查摸底,对需要进行绿化提升的村进行备案登记。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园林公司对各镇(街道)、园区量身定制绿化方案,精心设计效果图和鸟瞰图,高中低搭配、条贯搭配、花草衬托,最大限度的实现绿化、美化、文化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路域环境质量和品味。点要“亮”,围绕园区、村庄、庭院、路口等重要节点,着力打造绿化亮点,让四方来客眼前一亮、流连忘返。线要“果”,切实提升德商高速、济聊高速、城区五环等公路沿线绿化品质,实现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面要“升”,以聊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实现绿化质量与森林覆盖率双提升。堂邑镇结合实际情况,对济聊馆高速和309国道两侧涉及到的28个村两委干部进行会议动员,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完成了济聊馆高速两侧100米、309国道两侧50米共绿化长度36公里,面积3250亩,共15万余株的大田绿化任务。对堂郑路、堂八路、繁森路、罗周路乡级公路两侧补植树木3700株。在原有绿化村的基础上新增周庄、路口、付庄、杨庙、花园、苏堤口、路东、路西8个绿化村,总数达到30个,占村庄总数的51%。通过招标,将主干道绿化工作承包于山东万路达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做到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乔木与花灌木相结合,观赏树种与经济树种相结合,主要栽植了雪松、龙柏、木槿、紫荆、白蜡等树木、灌木,并每隔60米变换树种,降低了驾驶员视觉疲劳。通过努力,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点、线、面结合的统筹推进。
三、措施有力,效益好。 东昌府区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轨”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办法,多措并举,在大田转包和绿化管理上走出了新发展路子。一是突出规模化经营。灵活结合多种转包方式,选取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和绿化经验丰富的园林公司进行大田转包。二是突出经济效益。积极发动农村大户对本村土地进行苗木种植流转,通过栽植经济作物,达到了美化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突出科学化管理。重点绿化项目进行统一招标,并聘请专业监理人员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理,严格按工程造林技术规程进行栽植,不仅提高了栽植质量,而且管理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道口铺街道在对济聊馆高速和德商高速的大田绿化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承包,一方面积极发动了园林公司和包括山东国环发电、东泰农化在内的辖区企业进行承包,另一方面是发动两条高速公路两侧安庄、代屯、田庙等村的农村大户对本村土地进行承包,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栽植苹果、核桃、樱桃等经济作物,既达到了美化效果,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对309国道的路域环境绿化提升,道口铺街道将工程承包给专业绿化公司,制定了科学的绿化实施方案,补植了玉兰、雪松、小龙柏等树种,高质量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目标。为了避免“年年栽树不见树”情况的发生,东昌府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深入到镇、街道、园区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各镇(街道)、园区都组织成立了巡查队伍,不间断地开展巡查,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和机械毁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