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渐成中国乡村经济发展新力量

16.02.2016  13:21

  农历新年刚过,山东省邹平县农民刘正业就准备启动筹划近一年的土壤改良计划,这将让他承包的2000亩耕地亩均产量再提升20%左右。刘正业从商多年,如今他毅然回到乡村,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新型城镇化带动了部分农民进城就业定居,为整合耕地资源提供了空间,并出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了一批农民形成日益庞大的职业农民群体,农业生产也从自种自收走向更加专业化。

  刘正业正是抓住这一契机成立了八方农场。2014年下半年,八方农场从邹平县长山镇流转近3000亩耕地,目前已平整出2000亩种植玉米和小麦,其余栽种葡萄、桃、梨等。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果树仍在培育,小麦和玉米都迎来丰收。

  今年,刘正业计划将耕地分批实施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将和他一起实施土壤改良计划的是他聘请的当地6名职业农民。他们大多在50岁左右,拥有丰富的耕种经验。

  45岁的王全谋已在八方农场工作近一年半时间,负责农场635亩耕地的耕作和管理。“过去种地都是单打独斗,一年的收入多少全凭经验和靠天气,现在有了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效益更高了。”王全谋说。

  按照约定,每年王全谋在八方农场的工作时间仅5个月,其余时间他能自由支配。虽然工作时间不足半年,但2015年他从农场获得了7万余元的分红,远高此前种地的收入。

  和刘正业所采取的以农场形式聘请职业农民不同的是,一些农村出现了形式相对松散的专业合作社。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的生产方式更加科学,产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农民的职业属性也更加突出。

  在湖北当阳市淯溪镇,当阳市山星土鸡蛋合作社理事长付锐利和当地113名农民专门从事林下养殖,依托椪柑、桃树等果园养殖黑鸡。2月初,即便价格比普通鸡蛋要贵近一倍,但这家合作社的产品粉壳和绿壳土鸡蛋还是在网上销售一空。

  付锐利认为,职业农民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摆脱过去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将生产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付锐利有两片各占地10亩的果园,实行轮休养殖。这家合作社所有的农户都按照这一模式养殖黑鸡,既考虑果园的承载能力,又保证纯自然的饲养模式。“绿色养殖、保护生态,这是我们产品赢得市场欢迎的关键,也是农村地区需要的变化”。

  淯溪镇党委副书记王潇东说,“职业农民”正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他们不仅解决了自身增收的问题,也带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对职业农民的培育也成为中国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春节前夕,刘正业所在的山东省刚刚批复《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刘正业认为,中国农业仍大有潜力可挖,这是他“弃商从农”的重要原因。“有了庞大的职业农民群体,加上对土壤进行一轮改良,粮食继续增收不是问题。”刘正业说。

作者:席敏 周科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