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融合 提高供给水平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不少产品服务低质、产业发展低级、要素配置低效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关键在于从产业融合入手,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提高要素供给水平,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 提升产品供给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其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并将带动整个产业形态、制造模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深刻变革。当前,我国传统产业部门存在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产品、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的空间较大。“十三五”时期,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更广领域的融合发展,补齐创新短板,增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供给能力,是工业领域内部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复合型、融合型人才,着力完善科技、财税、投资、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环境,着力构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加快制造业服务业融合 优化服务供给体系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还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随着制造业相关服务活动的复杂化,服务环节占制造业附加价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比如,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融入服务业之后,可以优化、创新服务供给,推动服务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面对人们日益上涨的生活需求,高端化、个性化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整合联动,可以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降低制造业的成本水平;可以优化服务业生产过程,改善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拓展,将通过要素集聚、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以及制度创新等方式调整改造现有产业结构,逐步融合三次产业之间的边界。从第一产业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联结为纽带,将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旅游、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从第二产业看,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是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并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的内在动力;从第三产业看,产业融合大大提升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眼下,三次产业的彼此融合与互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不再仅锁定于增长导向下的规模比例关系改善,而是更加强调发展导向下的产业融合协调,其重点在于提高产业体系的要素生产率。
加快科技金融产业融合 打通要素供给通道
纵观历史上几次产业革命,均起源于划时代的新技术爆发,并借助于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高度融合,形成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体系。面对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要素供给通道,着力改变我国经济领域内部技术要素与金融要素的错配格局,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在于增加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投入数量,更强调提高要素的使用和配置效率。根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要求,应着力释放企业的创新潜力,通过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的对接,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协同模式。“十三五”时期,应以各类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吸纳、整合、集聚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种优势要素,着力打造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基础平台,逐步建立覆盖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互相促进、互为支撑、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项目和创业人才集聚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为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产、城、人融合 实现供需协调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全面释放人的需求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产、城、人融合是在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优化城镇质量和产业结构为重要目标,实现产业、城市和人口的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中要不断提高产品、服务供给结构对居民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思路,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和配套功能,满足产业集聚发展和人口集聚衍生所形成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坚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构建宜居宜业、绿色低碳的城镇环境。新常态下应主动对接新型城镇化要求,扭转以往过于关注“产”和“城”而忽略“人”的发展思路,尽量满足“人”在城市里面的工作、生活需求,释放其消费潜力,切实优化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