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点

06.03.2016  20:58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百姓“收入翻番”,公平合理靠什么?——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公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未来5年,政府将靠哪些措施让老百姓从“钱袋子”里真正体会到改革的获得感?让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这个话题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的热议。

  焦点1:哪些人的收入能稳定增长?

  ——至少三类群体收入将持续增长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5年,经济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均要超过6.5%。“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发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的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拓宽增收渠道等系列举措,将至少保障以下三类群体劳动收入稳步增长:

  企业员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天津、武汉等地展开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已有多年,在稳定员工收入增长方面成效明显。涉及近50万名职工的武汉餐饮行业,从2011年起,每年通过员工代表和企业代表集体协商,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武汉市餐饮行业一线员工工资连年增长,目前相比2010年增长近七成。

  全国政协委员、长春鸿达高技术集团董事长王欣表示,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了解员工收入预期,员工清楚企业经营状况,“劳资多方集体协商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收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机关干部: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人社部去年表示,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四川、内蒙古等地人社部门近期透露,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两年调整一次工资标准,能让机关干部在收入增长中“不掉队”。

  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过去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9.6%,增速超过城镇居民近2个百分点。吉林长春市徐家村村民李宝华说,承包土地种植养殖、开办农产品网店、土地流转外出打工,“现在赚钱机会很多,只要不太懒,大部分农民增收并不难”。

  焦点2: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大的问题?

  ——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税收社保还需加快改革攻坚

  如何优化收入分配,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也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施策重点。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基尼系数为0.462,尽管已是连续第七年下降,但仍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表示,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四大差距: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同地区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行业间的工资差距、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是政策需要努力缩小的方向。

  税收是调节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表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超过60%为工薪阶层缴纳,个税沦为“工资税”的现状急需改变。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是执行个税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表示,当前社保缴费比率过高,社保基金收支矛盾明显,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制约社保在调节二次分配的作用发挥。这都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比例,提高国企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等举措尽快落实到位。

  此外,脱贫攻坚、城市棚改等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是改善低收入群体收入重要方式。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央地财政关系、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这些举措看似与百姓距离很远,但其实是涉及低保支出、扶贫投入、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动态兜底的财政资金来源,因此制度创新、资金保障必须加速。

  焦点3:“灰色收入”怎么管?

  ——收入分配规范化与反腐结合,以“提低、扩中、控高”增强获得感

  当前,一些地区出现的获取内幕消息投资股票、实权部门绩效收入过高、单位内部福利分房等隐性收入、非法收入乱象,一定程度上严重干扰收入分配。因此,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成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注焦点。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的“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举措,需与惩治腐败、加强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完善政府自身建设,让掌握权力和存在垄断的部门与行业收入更加规范、透明。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分类监管。一位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当前国企负责人中,市场化产生的由市场定价来确定薪酬,组织任命的国企领导,其收入由工资、绩效、奖金组成,但总额不能超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倍,“分类监管确保国企负责人工作积极性、收入合理性”。这位负责人说。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百姓“钱袋子”能否继续增收,也引发社会一些担忧。

  有研究测算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年均增速不低于7.2%可实现收入倍增。“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分别达7.7%、9.6%,为收入翻番打下坚实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延边州企业联合会会长金硕仁表示,只要在分配政策更加公平合理,实现收入如期翻番没问题。

  还有专家指出,现阶段“提低、扩中、控高”三个收入分配途径,是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政策手段。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等代表委员表示,在完善收入分配突出效率与公平之外,还必须在持续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物价、健全金融市场等方面协调发力,才能避免收入“被增”,让百姓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的获得感。(记者:李劲峰、乌梦达、翟永冠、刘硕)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