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从标准抓起

07.06.2016  16:48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直接关涉企业生产和相关部门的监管。那么,“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从头抓起?在国家卫计委6月28日召开的国家食品安全周国家卫计委主题日活动上,与会专家们对于食品重金属超标、儿童食品添加剂过多等社会问题一一给予了回应。

   国标交叉重合令企业和监管部门无从下手

  过去30年间,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达到4934个,从数量上来说,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是最多的。“但从质量上来说,这些标准是否合理需要仔细分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说,在近5000个标准中,检测方法占了一半以上,其余的是产品生产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

  “经过100多名专家的分析以及清理,我们认为保留大约1000余种标准可以满足需要。”王竹天以蛋白质指标的检测方法为例分析说,目前的标准高达20多种。对此,这几年的两会上经常有委员提意见。其实,这些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领域制订的标准不一样,导致企业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来生产,而相关部门在监管上也存在困难。

  “我们正在对同一类产品的相关标准进行整合,形成大类产品标准,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解决标准之间矛盾、交叉和重复的问题。”王竹天介绍,这项工作为期两年,2014年启动当年已完成了208项标准的整合任务,目标是到2015年底,我国能拥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其中食品添加剂标准是重点内容。

   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点覆盖86%的县级行政区域

  近年来,“毒豆芽”“毒蘑菇”“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等令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了焦虑心理。据了解,国家卫计委和相关部门建立了部门会商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中发现的生物毒素、霉菌毒素和重金属污染以及食源性疾病等重点问题,共同研究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

  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介绍,截至目前,共设置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点2489个,覆盖了全国86%的县级行政区域。2014年以来,会同有关部门共监测食品样品49万份,食品相关产品1.3万份,进出口食品1.9万份,涵盖种养殖、粮食收贮、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环节。

  他介绍,加强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报告管理、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也正成为近年来的重点工作。目前,全国共设置主动监测哨点医院3482家,已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我们还加强了对学校集体食堂、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监测、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王竹天表示,“舌尖上的安全”也要从自身做起,对于一些高糖、高盐和添加剂含量过多的食物在购买时要注意甄别,在选购儿童食品中更是如此。父母如果有好的饮食习惯,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习惯。

  (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金振娅)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