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巩固中国东北"大粮仓"

21.03.2015  15:36

  “去年第一次使用节水滴灌,每公顷就打了2.6万斤玉米,比往年增产10%。”经营着20公顷玉米的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农民袁海友说。

  降水少、蒸发大,白城所在的吉林西部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属干旱地区,春旱、伏旱、秋旱频繁发生,农作物需水关键期常得不到及时充足的降水供给,而丰水和缺水年份粮食产量差距达到40%。

  袁海友曾饱尝“十年九旱”之苦,往年遇到旱情,只得抽取地下水“大水漫灌”,水肥浪费严重。

  “‘大水漫灌’费时费力,浇透一公顷地要一天半,用水量更是不计其数。”袁海友说,“节水滴灌只要把滴灌带铺好,直接把水、肥送到庄稼根部,一次就能完成,生长期降水虽然少,但一点儿都没浪费,粮食产量也有了保证。”

  “节水滴灌技术比‘大水漫灌’节水70%以上,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肥药的利用率能提高20%。”洮北区水利局副局长张卫东说,节水滴灌项目地块玉米每公顷增产3000斤左右,农民增收2400元。

  一直以来,东北地区被视为中国的“大粮仓”。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粮食总产超过23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一,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吉林省位居第四。

  以东北为代表的北方粮食主产区贡献度不断提高,然而明显缺水,吉林省亩均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水已经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

  2012年起,中国政府在包含内蒙古在内的东北四省区开始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总面积达3800万亩,按照亩均投入1000元的标准,节水增粮行动总投入为380亿元。

  在年均降水仅250毫米左右的吉林省通榆县,尽管近10年缺水状况日益严重,但粮食产量却年年提高。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100万亩,为全县累计增产粮食4.5亿斤。通榆县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6.86亿斤到2013年的22.3亿斤,以节水增粮为主的“治水方略”居功至伟。

  像袁海友和曹学军一样,越来越多的东北农民尝到了节水灌溉和日益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带来的“甜头”。据测算,节水增粮行动在东北地区至少能增产200亿斤粮食。

  原标题【 节水灌溉巩固中国东北"大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