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草根发明家发明“坐车神器” 让硬座秒变卧铺(图)
戴贵柱发明的座椅获得专利却难找下家记者郭尧摄 本报记者黄黎
4月22日,济南工程师戴贵柱启程参加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简称“上交会”)。此次,戴贵柱带着屡获殊荣的“盆躺式”座椅参展,备受关注。荣誉背后,戴贵柱已潜心研究了28年,较之获奖证书,戴贵柱更看重的是,座椅何时能真正应用于汽车、火车和飞机上?
会场动态:“大家争坐我发明的椅子,就是舒服”
22日,戴贵柱从济南启程到达上海。23、24日“上交会”展会现场,戴贵柱发明的椅子备受关注。“大家都争着坐我发明的椅子,坐上去就是舒服!”24日说起自己的作品,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自豪,“一天有100多人坐呢!”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戴贵柱在农村插过队,还在济南钢铁厂当过工人,恢复高考后,他考上山东省电大机械专业,后进入山东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工作,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1987年一次坐火车的痛苦经历,让戴贵柱萌生了发明一种“坐不累”座椅的想法。
“一般火车座椅最大的弊端在于,座位和靠背都是固定的,所呈角度并不适合久坐。”他说,自己最初的设计,就是把底座设计成可向前滑动的,这样脊柱可调整至一个比较舒服的角度。1988年,戴贵柱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国家专利,1994年1月,“躺坐两用椅”的发明专利正式授权于他。
但他的脚步并不止于此,除了日常工作,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让座椅变得再舒适些。“有次看到老年人坐的摇摇椅,突然有了灵感。”8年后的一天,戴贵柱突发奇想将椅子底座设计成可下沉的,坐上去较此前更加舒适。“一般座椅是通过靠背向后调整角度,我设计的是向下,既有了角度,也节省了空间。”相比世界同类产品,戴贵柱的这项发明有明显的优势。
2010年前后,戴贵柱在此基础上又对座椅进行了改良,将前移和下沉结合,发明了“盆躺式”座椅。“这次的设计融合了前两次的优点,坐起来更舒服。”他说,自己还从力学上作出分析,人坐着之所以不会累,是特定角度造成的两股力量抵消的结果。
创新困惑:“惠及几十亿人次的设计,为啥没人用?”
经过3次设计,戴贵柱对自己的发明信心倍增。他设计的座椅曾多次获奖,但在戴贵柱心里,最希望的还是产品能真正用于实践。
他说,自己曾到过济南、青岛、聊城、郑州等地,和一些火车、客车生产商接洽过,不少企业看过产品后反响不错,但具体到应用上,就没下文了。一些企业给出的说法是,这种新型座椅设计在现行国家标准中找不到,无法投入使用,有的则说有风险。
“每年春运几十亿人次的客流量,很多人乘坐的还是老式座椅,太辛苦了!要是能换上这种新式座椅,就算坐硬座和经济舱,也能享受到卧铺和头等舱的待遇。”他说,惠及几十亿人次的设计,为啥没人敢用?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东西发明出来了也获了国家专利,没想到落地这么难。“我今年60岁了,等了28年,从黑发等到白发,不知还要等到何时?”他说,希望此次“上交会”能有收获。
市知识产权局:曾找企业洽谈过但没成功,会继续帮忙推介
记者联系到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介绍,一项发明创新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国家鼓励发明创新,可发明出来的东西也确或面临着应用难的问题。以这次座椅为例,像火车、客车等配套的座椅,其执行需一定标准,要想把新发明投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