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助推全县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28.10.2014  11:58

近年来,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督促落实,助推农村幼儿教育快速发展,使农村幼儿园软硬件设施逐步提升,办园模式不断创新,让城乡幼儿享受到同步的优质教育。

一、深入调研摸情况,制定政策好参谋。年初,该县人大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专门成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调研小组,先后深入到大店、涝坡、石莲子等12个镇街的32所公办、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幼儿园教育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全县农村幼儿园发展情况。通过认真调研,在摸清底子,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篇内容实在、建议充分的调研报告。县政府根据调研内容,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莒南县2011--2013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莒南政发〔2011〕38 号)、《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暨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行动计划的通知》,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进行了精心规划。

二、加强监督促落实,新增学位万余个。该县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列入常委会监督落实计划, 2012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校舍标准化建设工作报告》后,在审议中建议,在全县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楼房化和异地重建原则,切实做到幼儿园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要以前瞻的规划设计、大气的外观形象、科学的内部设施,全力打造省级一流幼儿园。在县人大的全力监督和落实下,三年来,该县共投入1.2亿元,建设公办幼儿园82个,其中2012年6月22日,全县12个镇街15所中心幼儿园集中奠基开工,并于2013年12月全部顺利通过省级中心幼儿园评估认定,让革命老区的农村娃在家门口上了达到省级标准的乡镇中心园。三年来,该县新增幼儿园学位数10480个,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了100%,从2012年开始,学前三年入园率每年比上一年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

三、保驾护航惠幼儿,健康成长幸福园。历届县人大常委会议审议学前教育报告时,委员指出全县幼儿教育“小学化”、“保姆化”倾向的问题,并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根据建议,莒南县教体局详细制定了幼儿园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评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办学条件、教学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都给予硬性规定。同时,积极推行幼儿园升类达标,按等级在收费、贫困生资助、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提高幼儿园升类积极性;目前,全县省级示范幼儿园4所,市级十佳幼儿园2所,市级一类幼儿园16所,市级二类幼儿园2所,县级规范化幼儿园35所,全面提升了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有力推动了全县幼儿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健康发展。(临沂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