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小型水库管理实现“四个转变”

26.02.2016  16:32

  莒南县现有小型水库143座,2008年至2010年全部进行除险加固,加固后的水库功能增强、效益明显。但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小型水库在工程方面还存在一些隐患,在维修养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权属和管理不清、无专人管理无资金养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效益发挥和工程安全。 

  2014年被列为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以来,莒南县明确工程产权,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乡镇、水利站、村三级责任人,落实管护经费,聘请专职管理人员,强化日常巡查观测,合理安排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小型水库管理迅速实现“四个转变”,充分发挥了“小工程、大作用,小资金、大效益”。 

  一是转变过去无专人管理、无资金养护的局面。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最基本的要求是将人员、经费、管护措施落到实处,三者缺一不可。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后,有效转变了过去无专人管理、无资金养护的被动局面。为提高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该县与移动公司合作,研发创建了小型水库巡查信息平台系统,终端安装在县水利局,每名水库管理员及水利站站长配备智能手机一部,每周一周四定期、关键时刻随时拍照上传水库管理信息,并通过巡查系统向管理员下达巡查任务,水库日常管理和巡查信息得以快捷、便利、据实传递。通过两年来的水库管理,大多数管理人员认识到了水库管理工作有意义、责任重要,逐渐爱上了管护工作,从过去的让他干、教他干变成现在主动干、主动学,日常管理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日常巡查养护、观测记录上报规范有序。县、乡、村相关同志普遍反映,自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无论白天晚上,还是刮风下雨,都比以前踏实多了。 

  二是转变过去管理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的局面。原来的水库管理模式多是属地村将水面承包给个体养殖户,养殖户只管水面不管坝体,关心的只是养殖收益,有些甚至还在坝体上耕种,对坝体造成了严重破坏。大部分水库坝前坝后杂草丛生,毁坏工程设施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管理体制改革后,将水库各项功能纳入总体管理,坝顶路面平整,排水顺畅,放水洞启闭机养护及时、清洁,启闭灵活;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无违章建筑,危险区警示标志醒目,库区环境整洁;专职管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规章制度健全,巡查记录规范,发现水事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无论是工程面貌,还是管护措施都焕颜一新。 

  三是转变过去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由于历史原因和实际操作的困难,小一型水库存在责任不明,小二型水库存在权属不清的问题,为水库管理带来了不便。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明确规定小型水库属全民公共财产,所有权和管护权均属乡镇政府,小一型水库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小二型水库根据实际需要,可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也可委托属地村代为管理,管护责任、管护办法遵从乡镇政府统一规定。 

  四是转变过去渔业养殖、农业灌溉争水的局面。县里出台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小型水库以防汛抗旱为主,任何经营活动不得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防汛抢险调度和抗旱灌溉用水,不得污染水体和破坏生态环境,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防汛、抗旱、维修放水。以前干旱季节,每年都有群众投诉承包水库的不让放水浇地的纠纷。在2014年、2015年两次特大干旱中,莒南县未再出现此类问题。同时还以涝坡镇中峰四库、相沟镇刘大河两座小一型水库为水源,建设了第四净水厂、第五净水厂,设计解决12万名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供水人口已达8.6万人。 

韩纪师 孙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