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筑牢环境安全防火墙
本报讯 莱芜市为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积极组织制定各类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环境应急专家库,重点监管涉危行业,筑牢环境安全防火墙。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要求,莱芜市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修订、编制《莱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莱芜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莱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3个政府专项预案和《莱芜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莱芜市环保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两个部门预案,并分别向省环保厅和市政府进行备案。督促各区环保部门、重点风险源单位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
截至今年上半年,莱芜市辖区内5个区环保部门全部完成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82家企业编制的169份预案全部完成备案工作,提前完成了重点风险源单位在2015 年年底前应急预案编制率、备案率达到两个100%的目标。
为确保应急预案能够落实到位,莱芜市环保局成立了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先遣组和环境应急处置与程序规定,建立环境应急通讯网络,实施环境应急人员AB角制度,规范突发环境事件接报与调查记录。
莱芜市环保局定期组织开展全市环境应急、辐射安全和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培训,按照环保部门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认真查办不达标的事项。制定环境应急及标准化建设项目预算表,投资60多万元购置应急装备、设备20多件,应急能力建设已达到二级标准。
莱芜市组建了由25名专家组成的环境应急专家库,专业涉及环保、水利、化工等。依托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和应急处置队伍,签订环境应急处置保障协议。
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莱芜市环保局逐一开展摸底调查,全面了解企业风险物质类别、数量、储存及运输方式情况,掌握风险物质存在的风险类型、应急资源落实情况等信息,建立全市风险源单位动态管理档案。在此基础上,编制焦化、减水剂等6个重点行业环境应急指南,指导企业落实应急资源储备和处置措施。 苏玲玲 刘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