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产业扶贫:贫困户由“受血者”变“造血者”

10.09.2014  17:19
菏泽扶贫方式正由简单“输血”向“造血”方面转变,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产业扶贫让企业在当地扎根,也让农户由“受血者”变成了“造血者”,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鲁网9月10日讯 在山东说扶贫,菏泽是绕不开的话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视察时强调指出,菏泽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改善民生的任务非常艰巨,一定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并提出要“扶真贫、真扶贫”。

  菏泽推出了一系列的特色产业扶贫,有“放母还羔”的家庭养殖滚动扶贫;有借调整产业结构而起的蔬菜种植扶贫; 也有发展木材加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扶贫。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扶贫,折射出的是菏泽扶贫方式的转变,由“输血”变为“造血”,这也印证了一句熟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随着因地制宜的扶贫举措的落地,贫困村民增收致富成为现实,牡丹区马岭岗镇西段村的“放母还羔”,预计每户每年能够增加5000元的收入;鄄城县董口镇周场村的金银花种植,令村民收入翻了数倍; 成武县孙寺镇郭楼村的木材加工,2013年全村贫困户人均增收6712元,超过全镇平均水平。山东商报记者付连兴

  对于菏泽而言,扶贫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扶贫的“老瓶”装上了“新酒”,既有发展家庭养殖的,如牡丹区马岭岗镇西段村,“放母还羔”实现滚动扶贫;也有搞农副产品加工的,如成武县孙寺镇郭楼村木材加工项目与本镇美森木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而种种变化均表明,菏泽扶贫方式正由简单“输血”向“造血”方面转变,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产业扶贫让企业在当地扎根,也让农户由“受血者”变成了“造血者”,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比直接给钱好多了!

  无论是“放母还羔”,抑或是种植金银花,还是发展木材加工产业集群,这既是菏泽借助发展特色产业来扶贫的具体表现,并且成果丰硕。

  据菏泽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在饲草、秸秆资源丰富的贫困村,集中力量发展猪、牛、羊、鸡、兔等家庭养殖业,积极探索“滚动扶贫”的路子。共扶持贫困村养殖家畜100352头(只),家禽1176万只;在适宜种菜、种瓜、种蘑菇的贫困村,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项目,全市共发展优质粮食23270亩,特色瓜菜34835亩,林果2400亩,油用牡丹17392亩;选择在部分有条件的贫困村安排小型加工项目,有230户贫困户受益,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

  随着菏泽扶贫方式正由简单“输血”向“造血”方面转变,未来将有更多的村民在政策扶持帮助下脱贫致富。

  走在西段村村头,记者看到多位村民驱赶着羊群来到村委,村支书段军华正在记录着什么。“村民是来还小羊羔的,这是我们村‘放母还羔’扶贫项目。”见记者一头雾水,段军华向记者道出其中缘由。

  西段村是马岭岗镇经济较落后的村庄,一直以来,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看天吃饭。而为了帮助村民脱贫,2013年11月30日,菏泽市扶贫办在西段村启动了“放母还羔”计划。“具体方法是政府出钱购买小尾寒羊,每个贫困户可分到3只,而等到母羊产崽后,村民仅需归还3只小母羊给村委。”段军华介绍,西段村委会与贫困户们先后签订了养殖责任协议书,并约定村委会负责向每户贫困户提供3只六个月左右的种母羊,负责提供技术及培训,待种母羊产崽后六个月,上交3只小母羊即可。据了解,在菏泽市政府扶贫资金帮助下,西段村购买了210只小尾寒羊,分发给首批70户贫困家庭。

  不过,村民并非免费领取,需要交纳1000元押金。“这些押金在村民返还羊羔时就可以领回。”段军华解释说,押金仅仅是为了保障村民不会擅自卖掉或吃掉小尾寒羊,在悉心照料喂养并产崽后,村民归还给村委3只小母羊,就可以领回押金。至于最初分发的母羊,就直接属于村民了。在村委记者看到,在返还了3只小母羊后,村民纷纷领回最初的押金。“这种扶贫办法比直接给钱要好多了!”村民段依勤感慨说,以往扶贫仅仅是发放补贴,钱花完了依旧贫困,而现在实行“放母还羔”,他们在归还3只羊羔后,原先领取的3只母羊归他们自己所有,而随着母羊继续产崽,他们可以卖掉幼崽换钱或是继续喂养。“以前村民看天吃饭,一年下来挣不到2000块,现在按照母羊半年产崽一次,一年能增收5000块左右。”段军华说。“这个项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现滚动扶贫。”据菏泽市扶贫办张立新副主任介绍,村委在收回村民归还的羊羔后,再分发给下一批贫困户,按照相同的流程,贫困村民领取母羊返还羊羔,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分批次带动西段村村民脱贫。



责任编辑:宋莉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