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县大型历史剧《春秋商圣》进省汇演 大获观众好评

21.09.2015  16:20

    鲁网9月18日讯(记者 殷会丽)18日晚,定陶县两夹弦大型历史剧《春秋商圣》在山东吕剧院成功举行首场进省汇报演出并获得良好口碑,此剧由国家一级编剧韩枫、中国戏曲学院导演邹德旺执导。

    该剧是反映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辞官为民,隐居定陶经商致富,并散千金于民,以其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经商之道,凭借智慧、勇敢、诚信、仁义以及对天文地理时事局势的超常洞察力和对事物胸有成竹的高超把握,处处化险为夷,一步一步地战胜了对手、征服了人心,赢得了民心,一度成为举世瞩目的商界巨人,被后世尊奉为商圣,为当今社会展现了诚实厚道的儒商理念,对处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今人以有益的启示。

    据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侯彦丽介绍,为更好的宣传定陶,扩大定陶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定陶历史蕴涵,早在2014年下半年,定陶县委、县政府就积极筹备,谋划一出反映范蠡在定陶经商的历史故事。经与相关专家联系和商定,最终确定由韩枫完成剧本创作,并达成创作意向。2015年3月份,编剧韩枫对剧本进行了创作,5月份初稿创作完成,并在济南召开了《春秋商圣》剧本专家评审会,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省政协常委、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省文化厅艺术馆原馆长高鼎柱参加了评审会,根据省专家意见编剧对剧本进行了二稿创作,6月底已完成。我们制定了排练计划,对角色进行了选拔,并在菏泽艺校挑选了20名小演员。8月1日,《春秋商圣》进行了第一次走台串排,整个戏的大框架已经扎好,通过几天练习之后,再与乐队配合排练,预计8月底在大剧院彩排演出,9月中旬。

    “导演对每一场戏,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的非常严格,边排练边指点和传授技巧,从演员出场、亮相时的姿态、台步以及风度的展现,到演员在舞台上的整体调度,对人物内心情绪的把握,动作如何优美,怎样连贯和舒展等,逐人逐段进行指导,甚至一段戏排上5、6遍,导演没有提出毛病才可以过。”演员熊丽丽对记者说。

    该剧创作团队实力强大,由国家一级编剧、4次文华剧作奖获得者韩枫执笔,中国戏剧学院导演、艺术硕士邹德旺执导,中国戏曲学院舞美设计师吴文超、灯光音响设计师李刚、服装设计师王素梅、化妆设计师李倩担任设计团队,原两夹弦剧团老艺人谢福生、孔祥运担任音乐设计,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陈玉平担任配器工作,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实力派演员翟玉令、杨晓玲等担任主角。

    相关介绍

    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当地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乱弹”。因其唱腔清新、流畅、优美、朴实,也被群众亲昵地称为“半碗蜜”。两夹弦是在鲁西南一带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

    两夹弦所演剧目多为“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生活小戏。因流传区域关系,群众称鄄城以北、莘县一带的两夹弦为北词两夹弦,称曹州(菏泽)一带的两夹弦为南词两夹弦1928年,两夹弦著名演员王文德(艺名“小印”)成立“共艺班”(洪艺班),吸收了山东梆子、柳子戏的表演程式,表演更趋完美。

    建国后,两夹弦演员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就以细腻、婉转、悠扬的唱腔和优美、轻盈的台步而闻名。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了黄云芝演唱的《三拉房》等剧目。同年11月,山东省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0年10月,原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划归定陶,更名为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并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成为全国唯一的两夹弦专业表演团体。北词两夹弦建国后已无专业表演团体,但其优秀营养业已被承继下来。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相女婿》,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演出的现代戏《红果累累》大获好评。2004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受山东综艺频道《好戏连台》栏目特邀,录播了两夹弦专场节目,深受广大戏迷嘉许。

    两夹弦起源发展历史脉络清晰,其音乐唱腔丰富多彩又协调统一,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表现力,其曲牌大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收而来,许多仍保留着较原始状态,具有较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其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研究方言、民间文学,民俗等学科不可取代的活体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