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老爹”传承东昌府葫芦雕刻

22.09.2014  20:16
9月19日,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李什村,村民李玉成的家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葫芦挤满了一屋子。有的葫芦上还雕刻了图案,线条流畅、形象传神。这些都是“葫芦老爹”李玉成的杰作。

  今秋葫芦丰收。

  鲁网9月22日讯  9月19日,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李什村,村民李玉成的家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葫芦挤满了一屋子。有的葫芦上还雕刻了图案,线条流畅、形象传神。这些都是“葫芦老爹”李玉成的杰作。

  在聊城东昌府葫芦雕刻的历史十分悠久,东昌葫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岁的李玉成告诉记者,因为鲁西平原种植的葫芦表面光洁,质地厚实,很适合雕刻,当地艺人的作品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他本人是这项非遗项目的省级传承人。2010年9月,他受邀请到法国演示葫芦雕刻,他的作品曾让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爱不释手。

  解放前,在李什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雕刻葫芦,村人挑上一担3000多个葫芦上东北、下江南,边走边刻边卖,从秋天能卖到春节,有的一趟赚的钱能置买成一头牛牵着回来。李玉成自幼受此熏陶,直到1979年左右,文革结束后他拿起刻刀,在本村名师指教下学习葫芦雕刻,几十年精雕细琢,刀耕不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时候没少吃苦啊,”李玉成回忆说,有时在夏天,雕刻葫芦一坐就是一整天,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他就用塑料袋子将腿全包起来。

  针对现在市场上出现了雕刻机,李玉成有自己的认识,“雕刻机批量制作出来的就是一个产品,成不了艺术品”。李玉成每天在细心钻研,从用料、工序、题材和技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革新,创作出一大批“机器制作不出”的传统故事系列作品。

  近几年,李玉成除了教授自家二女儿外,他还收纳了四名弟子,悉心传授葫芦雕刻技艺。其中,弟子王树峰凭借高超的技艺,去年也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商报 记者吕廷川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