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驻华大使:“中立”蒙古国愿“对接”中俄
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9日展开访华之旅,这是两国关系中又一重大外交活动。蒙古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近年来中蒙双边合作不断推进。此次蒙古国总统访华有什么突出议题?蒙古国日前宣布寻求“永久中立国”地位是为了什么?中蒙一些迟滞不前的合作项目进展如何?就这些话题,《环球时报》专访了蒙古国驻华大使苏赫巴特尔。
“中蒙俄经济走廊”纲要将落地
环球时报:能谈谈贵国总统此次访华的目的和期望吗?
苏赫巴特尔: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此次访华是对去年习近平主席访蒙的回访。去年习主席访蒙期间,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蒙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此次访问想要以新的内涵和工作方向落实这一关系。比如,去年习主席访问期间,双方达成共识,中方向蒙方提供10亿美元优买贷款,此次总统访华将会就这一项目签订框架协议,明年开始,把资金用在额根河水电站的建设上。
环球时报:中蒙在“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对接上已经达成共识,此次总统访华能带来什么实质进展吗?
苏赫巴特尔:“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时就受到沿线国家,包括蒙古国的关注和欢迎。“一带一路”覆盖范围很广,蒙方希望能积极地将“草原之路”(指蒙古国基于自身地理优势,通过运输贸易振兴其经济的一个倡议——编者注)和“一带一路”对接,并且向北结合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进而参与到中俄不断丰富和加强的经贸活动中,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
目前这一走廊的纲要就要落地了。“草原之路”由5个通道组成,铁路、公路、电气线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经济走廊建立后,俄罗斯的资源可以通过蒙古输入中国,再进一步出海至东南亚等地。
在总统访华期间,双方会就“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的合作项目,着重谈两个问题,一个是额根河水电站建设问题,另一个是依托蒙古国大型煤矿建设发电站的问题。
蒙古国牛肉可能“贵过黄金”
环球时报:塔温陶勒盖煤矿(TT矿)在洽谈过程中出现不少阻碍,目前的进展如何?迟迟无法达成协议是否和蒙古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有关?
苏赫巴特尔:蒙古国是多党制国家,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需要各方力量全面参与和考量。虽然外界对于蒙古国在这个项目的内部决策上存在不同看法,但总体看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蒙方和中方的合作还是往前走的。
TT矿这个项目一旦落实,可能延续70—80年,这是个长期项目。所以从长远角度看,现在出现的矛盾和分歧是审慎研究的结果,是正常的。这种争议是为了长期稳定发展,需要从各个层面多沟通,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讨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TT矿项目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一旦作出决定,相信可以很快落实。我们也理解,因谈判时间过长,错过了中国煤炭价格上涨的黄金时代。但考虑到该煤矿的巨大储量,我们还是要把认真讨论和研究放在首位。
此次总统访华,应该不会看到这一项目的敲定,但总统可以为这一项目发挥积极影响。
环球时报:中国是蒙古国的最大贸易对象,蒙古国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双边贸易额是否还能达成1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
苏赫巴特尔:自1990年至2014年,蒙中经贸增加200倍,双边贸易额达到73亿美元。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为了治理污染,减少了煤炭消费,使得蒙古国煤炭出口减少。
最近蒙古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避免过分倚重矿业,实现经济多元化。重点发展的领域就是农业,其中包括肉类产品对华出口。此次(总统)访华,肉产品出口会成为重要内容之一。这将有助于实现100亿美元的经贸目标。
环球时报:蒙古国的肉类产品很受中国消费者期待,但蒙古国肉类产量不高,如何确保稳定供应?是否会因大量出口中国而导致国内供应不足,从而引起一些人不满?
苏赫巴特尔:蒙古国的肉类产品来自纯天然放牧的牲畜,相比中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圈养牲畜的肉类产品,具有很大优势。此外,时间成本也较澳大利亚和巴西少得多。蒙古国牛肉的价值现在可能还不太被外界了解,但日后可能比黄金还要贵。
蒙古国草场现在承载了7000万头牲畜,蒙古国总人口是300万,每年向中国出口1500万—2000万头牲畜,所以不存在大量出口之后,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的问题。
“中立”政策也许持续数百年
环球时报: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9月底宣布了“永久中立国”政策,蒙古国为什么寻求做“永久中立国”?
苏赫巴特尔:“永久中立国”的构思其实是一步步水到渠成的,体现了蒙古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自蒙古国建立到1990年,蒙古国的内政外交深受一个大国(指苏联——编者注)的影响。当时世界大国的分歧愈演愈烈,蒙古国也深陷其中。1990年之后,蒙古国改变外交方针,宣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接受别国军队入境或驻扎,而且对外宣布无核化,并最终得到联合国安理会认可。在外交方面,蒙古国同中俄均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了周边局势。鉴于此,蒙古国做出了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决定。
环球时报:蒙古国在寻求无核化问题上历经21年才得到安理会一致同意。“永久中立国”会不会也经历坎坷?
苏赫巴特尔:提出中立国地位,是我们国家的决定,目的并非是要得到所有国家同意和认可。当然,我们需要尽量让国际社会明白和了解蒙方中立国政策和主张,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些工作都要靠蒙方来做。
中立国地位的政策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国策,可能持续数百年。
环球时报:有分析称,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寻求中立国地位是为了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您怎么看?
苏赫巴特尔:蒙古国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同两个邻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外交的首要方针,就是要同两个邻国发展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我不觉得在这样一个方针指导下,蒙方会成为所谓大国竞争的工具。
环球时报:这会对蒙古国的“第三邻国”政策产生影响吗?
苏赫巴特尔: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我们今后也会继续保持同两个邻国的密切关系、惯例、传统。中立国政策为“第三邻国”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便利。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