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蓝天多了 治霾的弦却更紧了
根据监测数据,2016年全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10公里)天数为248.9天,同比增加34.2天;重污染(AQI>200)天数为23.1天,同比减少6.8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6.74,同比改善9.7%。按地域分析,“蓝繁”天数最多的威海达到了359天,最少的聊城为174天;17市同比均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是济宁,增加了65天。威海重污染天数出现最少,为3天;同比减少最多的是济南和淄博,减少了16天。其中,威海2016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我省“气质”达标城市零的突破,成为我国华北、华东地区为数不多的达标市之一。
去年9、10月,记者到各地采访,老百姓提起环保很多还是竖了大拇指:蓝天多了,环境好了,能感觉出来;但进入11月之后,频发的雾霾似乎摧毁了人们的信心:停产、限产、停工、限行……可是雾霾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并不因此而早消散一天,或是爽约一回。
数字是客观的,不能否认努力和改善。然而,空气质量仍然达不到百姓的环境需求和预期,也是现实。蓝天多了,治霾的弦却更紧了。
不谈理由、不找借口,在迈向蓝天梦想的路上,重要的是去做、去改变。
2016年12月31日,在新一轮的雾霾重压下,德州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和环保部前来督查的工作组一起,在应急督察中度过了跨年时刻。在这一轮督查中,德州发现了两家企业擅自恢复生产,督察组及时进行了处置。
除了应急,治霾功夫更在平时。在全国首推的“气质奖补”、生态补偿进入第三年,一微克污染物补偿系数由20万元加码至40万元,明确年度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省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一次性奖励,且下一年度“免试”,鼓励创优;修编《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降低应急门槛、增加蓝色预警,与京津冀区域衔接联动;《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明确环境恶化的法律责任……
2016年,全省环保部门实施处罚环境违法案件8905件,同比增加28.4%,罚款5.9亿元,同比增加75.6%。此外,全省公安机关办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立案6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16人,办理治安案件620起,行政拘留692人,执法力度在全国居前。
网址链接: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70205/Articel03002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