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输出大省山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线见闻
6月24日,在沂南县德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金祥正在查看丝瓜棚里的粘虫板。在合作社,防虫一般都是使用物理方法,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摄
作为我国蔬菜和水果输出大省的山东,剧毒高毒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如何?对监管难度大的小农户监管如何有效?如何从地头到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记者走访山东多地,进行了调查。
牵好“牛鼻子” 从管好禁用农药开始
走进商河县玉皇庙镇商业街上的农家乐农资中心,店门上的“商河农业”“第002号”的农资经营统一标志和店内经营主体备案证书十分醒目。
“在商河经营农药农资店,备案证书和农药经营人员合格证书必不可少。”商河县农业局副局长刘学友表示,农药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最为直接,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牛鼻子”,必须牵好。
“谁砸寿光蔬菜的牌子,市委、市政府就砸谁的饭碗。”在安全体系构建上,蔬菜之乡寿光市曾放出狠话。“在寿光正规市场上,菜农是很难买到禁用农药的。”寿光农业局局长杨维田说,寿光对农药销售建立了定点经营和购销登记制度,最大限度杜绝禁用农药。
在兰陵,为了让农药管理更加有序规范,当地对农药的管理还用上了二维码。走进经营户许广胜经营的农资店,记者拿起一小袋农药扫一扫,生产厂家、有效成分、适用范围等信息立刻显现在手机上,这款名叫“羟烯吗啉胍”的农药使用范围是番茄和烟草。
“在每款农药的最小包装上,都贴有‘身份证’一样的二维码,不仅能了解产品信息,更能辨别产品厂家是否执行告知义务,是不是合格。”兰陵县农安办主任张贵彬说,由于采取了技术手段,二维码很难被仿冒。
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方面,山东不仅在全国第一家以省长令形式出台监管规定,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力武器,农业部门还研究制定了农药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依法管药逐步取得实效。
农管员7.9万个村全覆盖 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样品品种:黄瓜;样品来源,尹纪华、杨德亮、尹升……”6月24日,在沂南县辛集镇农安办速测室,检测员孟庆庆正对山子村监管员王善国送来的8个黄瓜样品进行检测。
“我自己也种菜,也帮着南方老板收菜,这次是8户村民的黄瓜样本,我每个月至少送一次。”王善国说,自己去年通过考试进入监管员队伍,考试内容有安全法规、农药常识、禁用名单等,主要负责村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宣传和信息上报。
山东省农业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山东79100个涉农行政村已经全部配备农产品监管员,1591个涉农乡镇街道建立了监管机构。自此,山东省、市、县、乡、村的五级监管队伍基本建立。
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每天的交易从凌晨2时开始,检测也从2时开始。“这里每天的取样检测达到300批次,每年抽检10万批次。”检测中心经理隋玉美表示。
在兰陵县、商河县等地,各乡镇全部成立农安中心,建设了检测室,配备了农残速测仪等农残检测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商河县还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全覆盖。
6月25日,在兰陵县农药经营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打印用在农药包装上的二维码。贴有“身份证”一样的二维码,不仅能了解产品信息,更能辨别产品是否执行告知,是不是合格。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摄
6月24日,在沂南县德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刘西英正在查看丝瓜棚里的粘虫板。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摄
“追溯码”“物联网”“联保制”……只为蔬果安全
山东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努力创建全国农产品最放心地区,山东正以追溯体系建设为重点,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机会,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兰陵县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即将装箱运走的货品上,用手机扫描丝瓜箱上的追溯二维码,结果显示,这箱丝瓜种植地6月6日进行了灌溉操作,6月12日进行了肥料管理,田间管理信息一目了然……
还有比追溯更“高大上”的。利源蔬菜合作社的物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显示仪上,棚内温度显示始终在28℃-31℃。理事长李玉红告诉记者,50多个蔬菜大棚的情况,每个大棚的温度、湿度情况,一个人就可以掌控,因为环境可控,能减少病虫害发病率,减少农药用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对规范,容易出问题的散户农民如何防控?记者了解到,除了每个村都配置了农管员外,山东各地也有一些新探索。兰陵县按照“农户承诺、联户担保、合同约定、专人监管”的原则,3户至5户菜农为一个联户“单元”,通过相互签订担保协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你要是用违规农药你都对不起伙计,我们都是靠种菜生活,查到了等于砸自己的饭碗,谁敢啊!”兰陵镇菜农韩保林说,自己大棚里面很少用药,基本都是黏虫板等物理方式灭虫。
山东省农业厅数据显示,山东省蔬菜水果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在去年农业部例行监测中,来自山东省的2574个样品合格率97.7%,位居全国第一。(新华网山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