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自洋:是雕刻时光也是文化苦旅
拍摄于薄自洋的工作室
一块石、一捧泥、一把雕刻刀,无数个静谧的夜,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民俗人物……
20日一早,记者一行三人,来到雕塑大师薄自洋家中。走进巷子深处一所颓败的小院,阳光刚好眷顾在一扇半掩的木门前,77岁的薄自洋老先生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同时是住处),看着诞生于自己手中的一件件雕塑作品,向记者诉说起自己与艺术结缘50年来的故事。
年幼随父迁济南,八岁辍学谋生计
薄老先生祖籍日照,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祖国最兵荒马乱的那段岁月,因家庭变故,1950年,8岁的薄自洋随父举家来到济南。作为家中的长子,8岁的薄自洋就担起家里的担子。白天随父母拉车看车,晚上去夜校读书。爱学、不屈服的品质,成为这个8岁孩子身上的一个标签。
记忆里,父亲曾给过薄自洋5角钱,用它来买了一本《列宾油画集》,他说,这是他人生中以第一次接触和艺术有关的读物。那个生活困苦的年代,父母能给予自己的并不多,但他从没抱怨过生活的不公,而是打心底里钦佩和感激自己的父亲。
雕塑恩师王照善,德艺双馨把艺传
幼年的薄自洋,像一块含玉的璞石,骨子里已经有了艺术的萌芽。业余时间,薄自洋经常泡在书店,看一些如何画好人物、动物之类的小册子。兴之所起,就操起手里的枝桠,坐在地上画一张小像。
18岁时,机缘巧合,薄自洋经同乡引荐到了石膏生产合作社工作(就是现在济南的雕塑厂)。自此,薄自洋与雕塑艺术走的更近了一步。据他回忆,那段时光里,薄自洋慢慢地发现了自己在绘画雕刻方面的喜爱,也是在这段时期,他结缘了人生第一位老师,也是薄自洋一生尊敬的恩师——王照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那样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单凭一份纯粹的喜爱是不足以维系下去这份事业的,但他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直至厚积而薄发。
“没有什么坚持的理由。”薄自洋表示,“不论生活的艰苦还是学艺的苦闷,不管周遭多少人因故放弃,心里的那份信念不变,我都围绕在雕塑身边,六十年直到现在,也不曾离开过这门挚爱的艺术。”
五十多年闯艺海,余生拼搏莫等闲
在他不足30平米的工作室中,陈列了数十尊作品。细细欣赏,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似能斗趣。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五十年来,薄自洋老先生塑尽红楼水浒传,三国华夏五千年,齐鲁名士百余尊。他艺术成就斐然,塑过的雕像布满全国各大寺庙公园,但却只捐赠不卖。他的作品塑造的是一种岁月的痕迹,粗糙的大手细腻而又充满活力。数十年的岁月在不停的创作中悄然而逝,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成就了最美好的雕刻时光。
“我这门手艺和所创作的作品,都应该属于国家。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有价值。”薄老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从艺至今,路途漫漫,有苦有甜,有爱有恨,但他很满足。
雕刻泥塑,单单是一份热忱,是绝对不够的。“希望余生里能留下更多的作品。如果因此让人走入这门手艺中,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那我就更加没有遗憾了。”谈到自己后半生的创作,薄老先生说,“雕刻是要看心,任何一门艺术均是如此。艺术的魅力就体现在,当你被吸引进来时,就明白为什么它可以令你着迷了。”
老人爽朗、健谈,一晃一上午过去了,即将道别时,记者无意间发现了薄老桌角的几盒音乐专辑,是一些不曾听过的歌曲和名字。薄老笑着说:“我创作的那些个夜晚都是它们来陪伴的”,雕刻在音乐的柔和下碰撞出的灵感,让作品油然而生出不一样的韵味。
余生还有什么的梦想?薄老先生说:“八岁时我就开始画画了,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雕刻和泥塑成为了生活的主要部分。希望晚年能拿起画笔,专注于多画上几幅画,颐养天年。” (文/马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