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表叔讲苏州河畔上海人的年 糕点与饺子一起食用

25.02.2015  11:23

  大年初二,记者应邀到上海苏州河畔的表叔家过年,体验了一天上海人的春节,感受到不一样的年味。

  上海人的“年”还得从吃说起。北方人腊月初八那天会腌制“腊八蒜”,到除夕吃饺子的时候“就着”,而上海人喜欢做糕点,与饺子一起食用。从农历小年那天开始,上海人几乎每天都会磨糯米粉、做各种点心,咬一口又酥又软,还很筋道,就像上海人的性格一样,柔中带刚。“甜点是上海人年夜饭的必备食物,与饺子一样重要。我们做甜点很讲究工序,有一步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口感。”表叔说,家住苏州河沿岸的上海人过年除了做点心还会做鱼,表叔的拿手绝活就是口味略甜的葱烧鲤鱼,这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吴淞江(上海段称苏州河)过去盛产鲈鱼,曹操曾用“吴淞江鲈鱼”招待客人,但有很长一段时间苏州河水质不佳,沿岸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老百姓为了“接财神”,就取“鲤”的谐音“利”开始做鲤鱼,“鲤鱼过去并不是苏州河的产物,但鲤鱼从水里抓出来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所以大家就不大吃鲈鱼了。”每谈起苏州河,表叔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从小在河边长大的他也见证了上海人与苏州河的“悲欢离合”。

  苏州河发源于太湖,曾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的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的重要航道,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苏州河成为苏州、扬州地区出口丝绸和茶叶的必经之路,后来伴随着租界的发展,苏州河畔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工厂,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业的发展也让苏州河污染日趋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苏州河鱼虾绝迹,河水出现黑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表叔说:“苏州河沿岸近30年有些破败,好多居民都搬走了。改革开放后,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很多老上海的风俗习惯也就改变了。但苏州河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治理,市民都很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人驻足观望治理情况,到世博会的时候,水已经很干净了。”如今的苏州河,在确保城市防汛安全的同时,已经成为上海年市民的主要休闲场所之一。

  中国人历来就有傍水而居的习惯,而这些“靠水吃水”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曾几何时,这些河道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本来面目,而沿河居民的风俗也遗失殆尽。如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策的提出,国家对水生态的重视将赋予这些河道新的使命,那些业已消失的风俗也将随之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