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援平:整合各方资源 推进海外华教“三化”建设

10.09.2016  09:11

  “唯有‘感动’二字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这种感动,既来自李克强总理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海外华文教师的默默坚守与付出。国侨办将继续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9日上午,在节奏紧张、行程频密的老挝之行即将结束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位于万象农敏街的寮都公学,考察华文教育情况,并在教师节和中秋节前夕慰问外派这里工作的中国教师,裘援平陪同参加。

  裘援平说,李克强总理专门抽出时间来寮都公学,仔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交流,体现了中国政府和总理本人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祖籍国政府对海外侨胞的亲切关怀。“特别是总理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环境非常关心,让我深受感动”,裘援平说。

  裘援平说,总理还亲切会见20多名国侨办外派教师,赞扬他们不仅在从事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还是中老友好的使者,勉励他们努力工作,培养更多促进中老友谊的双语人才。明天就是教师节,总理这番话既是对广大外派教师的期望,也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问候。

  裘援平表示,作为专司侨务工作的职能部门,国侨办一直积极致力于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离不开中央政府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关注,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

  裘援平指出,“华文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师资”,裘援平指出,海外华文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师资数量的不足,以及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为了满足海外华校需求,1987年国侨办首次向马达加斯加选派2位教师,此后29年来,国侨办依托28个省市区侨办和5所院校,共选派了五千多位教师到27个国家260余所华文学校任教,覆盖国家数达到历史峰值。

  裘援平表示,解决师资数量缺乏,仅仅靠外派教师非常不够,还需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兼顾。一方面,鼓励华文教师“走出去”,每年输送近1000位教师到海外华校任教,在教育当地学生中文的同时,还可以指导培训本地老师,帮助提升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组派讲学团“送教上门”,以及邀请华文教师和校长来华参与培训等渠道,培养更多“本土化”教师。据统计,近五年来共有1.5万人次华文教师到中国参训,受益于“送教上门”的华文教师高达3.6万多人次。

  裘援平认为,除了保障人才培训培养的质量,还应建立一套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海外华文教育参考标准,并以此为框架,逐步提升海外华校的师资水平。自2015年起,国侨办先后研究制定了相对规范的华文教育办学标准、华文教师从业水平测试标准和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并组织研发了华文教育教学大纲、华文教学编写大纲等,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向转型升级迈进。

  此外,裘援平指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国侨办正在加强华文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通过中国侨网、侨宝客户端、华文教育网、华文教育“多宝盒”等新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教育,搭建客厅、互联网和手机掌上华教课堂,与线下华文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裘援平表示,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国与东盟关系日渐密切,各行各业都需要精通汉语的人才,海外华文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国侨办将继续采取多项措施和帮扶办法,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使世界各个华人聚集地区的华裔青少年都能够“有核准的学校就读,有合格的中文老师教,有高质量的中文教材学”。 (记者 齐彬 蒋涛)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