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诚信力量 丈量文明高度
文明的济南,必定是诚信的济南。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突出议题,诚信建设制度化为展示泉城济南的城市本色,搭建了新舞台。
今年,不仅是创城综合测评年,也是我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取得关键进展的一年。在建设“诚信济南”的引领下,全市上下应声而动,形成合力。济南,在通向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大力推动政务公开 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我市以政务公开为统领,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增强政务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实践。对政务服务资源进行持续深度整合,形成了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职能于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三合一”模式,为政务公开奠定了体制基础。此外,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我市还规定,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以及社会关切或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信息、社会关注热点信息,都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公开。以目前仍然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为重点,继续清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前形成但尚未移交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的未公开政府信息,确保2014年年底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加强信息解读工作,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公开栏、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环保、食品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透明度,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建立“红黑榜” 对失信行为念起“紧箍咒” 今年,我市的诚信制度化建设,以企业和个人为着力点,打开了崭新局面。《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将我市的诚信建设推向了新高度。它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手段,以“红黑榜”制度、失信行为惩戒、诚信经营创建活动等为关键环节,稳抓企业诚信经营的脉门。建立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企业信用等“红黑榜”制度,定期进行发布。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负责,定期对食品、药品、食用农产品、电器、化妆品、化工建材等生产经营的产品开展抽检,对产品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依法立案查处,列入“黑名单”并在媒体上发布;由环保部门为主负责,定期对食品、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重点排污企业开展检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进行处罚,责成整改,列入“黑名单”并在媒体上发布;由税务、人社等部门负责,定期对企业依法纳税、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偷税漏税、拖欠工资等不诚信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在媒体上发布;由工商部门负责,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开展对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进行认定、评级,对信用良好和优异(AAA级)的企业和失信企业在信用信息平台予以公示。同时,联合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明确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对象、惩戒内容、惩戒范围、惩戒方式,并向社会公布。
全民共参与 弘扬向善正能量 推进诚信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骨子里自古以来流淌的诚实守信、勤俭朴实的道德品质,更应该发扬光大,成为社会风尚的中流砥柱。
多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他们诚实友善、弘扬大爱,以守信传播正能量。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村民刘延宝,为了“俺能行”三个字的诺言,一家四代人坚持66载守护烈士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济南人的诚信,谱写了一曲忠义守信的大爱之歌;长清区张夏镇金峪村村民王爱芳用微薄收入,捐助困难学生,信守承诺;“徐罗锅”煎包创始人徐波,身残志坚,坚持诚信经营,成立“懂得爱”爱心救助基金会,让爱心不断传递……道德无言,诚信无形,根植于人们的内心;道德有声,诚信有形,在我市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推进过程中,展现巨大力量。
如今,诚信的身影,遍布济南的各个角落,更深深烙印在每个济南人心中。诚信,既是文明城市应有的品质,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当诚信精神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成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