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从山东到广东,究竟有多“远”?
7月5日-7月8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学习考察。7月5日至6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来到广东省广州市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圳湾创业广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等六个地方重点考察学习。
由此可见,本次赴南方考察学习4天3地的行程中有两天时间安排在广东,且第一站也选在了广东省。那么广东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让山东党政干部考察团如此“厚爱”?山东与广东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本次考察学习山东又如何“换道超车”迎头赶上?且看笔者为您一一解局。
此次山东史上最高规格的党政干部考察团奔赴苏浙粤三省考察学习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讲话中多次将山东与广东等省份进行对比,直面差距、自曝短板。再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波澜潮头。时隔133天,“坐不住”的山东党政干部于7月5日启程,利用4天时间集中到对标的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进行学习考察。
而广东一词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讲话中出现有13次之多:
(到2017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居全国第一)
·2016年,山东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比2.30%,比广东低0.22个百分点;
·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广东有2.4万件,山东1399件,仅为广东的5.8%。
·经济总量,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
(广东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等收入合计1.7万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
(2012-2017年广东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
·由于多种原因,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一直是“心头之痛”。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也是一次经济浴火重生的重大机遇。广东见事早、行动快,搭上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头班车。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加速推动“腾笼换鸟”。
·从产业结构看,山东主营业务收入排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而广东第一大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
(2012-2017年广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9.5%)
·从能耗水平看,山东能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1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57吨标准煤,高于广东等省。
·从发展质效看,山东2017年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8.39%,比广东低4.20个百分点。
·有研究报告认为,山东转调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广东5年,有些方面落后得更多。
(到2017年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338公里)
·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落到了全国第8位,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的不足20%,高铁出省通道只有1条,省内高铁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民用航空对外联通能力不足,以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为例,济南机场开通18条,青岛机场29条,与广东等省市更不可同日而语。
(到2017年广东上市总产值达14万亿元)
·山东境内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只相当于广东的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在对外招商引资、深化改革开放、体质机制改革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但是与广东相比,在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温度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上,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标先进找差距,与兄弟省份相比越是差距明显的地方,则应该是迎头赶上再出发的目标和方向。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取得“真经”,为深化改革积蓄力量?眼界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次山东50余人的党政干部考察团赴南方三省学习考察,就是为了解放思想、寻找差距、对标先进,开拓全省党政干部的眼界,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特区中的特区”看山东,更能发现我们与发达省份差在哪,差多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学习的关键在落实,进入新时代的山东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相信通过认真学习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借助此次南方考察学习的“南风”,必将推动山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新思想、拓展新思路、增添新动力。
作者:曹晗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