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

18.05.2016  10:19

  ◆杜学毅

  在市民们的汹涌反对声中,山东省龙口市政府日前叫停了一个与新加坡合资的大型石化产业园项目的环评工作。这是继宁波、昆明、茂名等地之后,又一个石化项目遭到民意反对面临下马。

  这种“政府牵头引进大项目,公众一反对就叫停”的现象,近几年来已经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对此,很多专家学者站在专业角度阐述了石化产业污染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可怕,以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但是,这似乎并未能消除大众对石化等产业污染的疑虑。他们的疑虑来自于对现有环境状况的认知,身边环境质量的恶化,诸如河水变臭、雾霾频仍,空气中时常飘散异味等。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一些地区重经济轻环保,企业违法排污现象较为普遍。随着人们环境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矛盾进入爆发期和尖锐期。在当前环境历史欠账较多,环境违法行为还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对既有污染现象的恐惧,导致人们极力反对任何可能产生污染的新项目上马。造成这样的局面,正是部分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牢的负面影响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部分人眼里,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拖累GDP增长。但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因民众反对而停建的例子告诉我们,不是环境保护影响了经济发展,恰恰是环境污染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那么,应该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使政府、民众和企业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信息公开程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若要消除民众疑虑,政府、民众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很重要,这就需要把要做的事情提前向民众说清楚。与前几次的“反对事件”相比,龙口的民众反对发生在环评公示期间,而不是发生在项目落地或建设过程中,说明地方有关部门在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上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民众一反对政府就喊停的情形来看,对于这种环境敏感类重大项目,政府事前对公众参与重视不够,导致民众一旦出现反对声音,对污染的恐惧情绪迅速蔓延,政府也不得不暂停项目。

  有鉴于此,地方政府在引进项目前,应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做细做实。在环境保护部2015年7月出台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中,就列出了“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当地政府完全可以借鉴使用,保证项目推进的透明度,确保民众能够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尤其是项目可能影响到的民众。正如此次龙口事件中有的市民担忧,“到现在我对项目本身的技术是信任的,但是对真正投产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却抱有很大的怀疑。”只有让普通民众都能了解和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保细节,才能最大程度消除误解和疑虑。

  第二,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重塑政府环保公信力。消除公众疑虑的治本之法归根结底还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在去年的“临沂之争”中,政府铁腕治污治沉疴,却被部分媒体炮制出了“环保执法导致社会危机”的报道,误导了相当一部分人。当地政府之所以能顶住压力,就在于他们做了扎实的工作,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最终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龙口以及其他遇到类似污染质疑的地方,更要拿出坚决的态度,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人们对环境治理充满希望。当民众看到河水变清、雾霾消散的时候,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不理解自然就会消弭于无形。一旦政府的环保公信力得到重塑,民众就会信任政府的环保准入,也就不再担心当地上马的石化或其他工业项目的污染问题。

  总之,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搬掉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政府就要承担起责任,标本兼治,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