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让世界在互联互通中成为命运共同体

19.11.2014  16:53

  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乌镇正在见证传奇。在这里,最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与最悠久的中华文化正在交流融合,现代信息文明与传统历史文明正在交相辉映。11月19日至21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这里召开。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词,一语道破互联网发展的真谛。今天的互联网,经过短短二十年左右的实践,已经迅速崛起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革命性力量,颠覆着人类的传统行为和生活范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价值和习惯,甚至重新定义着生活、发展与世界。

  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传统世界的一切都提出了挑战。它在带给现实世界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对现实世界带来诸多困扰和新课题。正如习主席在贺词中所说:“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来自全球的网络界领军人物,在乌镇共同商议探讨的目的,正在于此。

  此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可以说切中的正是当今世界发展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命题。当互联网如此深刻影响了人类世界时,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就成为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想起前几天在北京雁栖湖畔召开的APEC盛会上,习近平主席关于互联互通的一席话。他谈到中国寓言“愚公移山”故事,蕴含着中国人崇尚互联互通的价值追求。谈到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范。谈到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谈到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这些阐述表明,互联互通不仅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崇尚,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我们应当为推进互联互通而精心勾画、积极作为。在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也是互联互通价值追求的一次重大实践,同时更为这一价值在互联网领域的实践确立了“共享共治”的价值取向。

  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此前在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最多网民,占世界网民的1/5,理应为世界搭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开放平台。”这个今后将每年召开一次的大会,目的就是“要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要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的确,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超过8成的中国,有资格、有能力担当起推进世界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使命。今天的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着力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让互联网发展的更好,实现共享、共治、善治,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当今世界,虽然仍存在一些歧见,局部地区也仍然存在冲突。但是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题,是各国人民的诉求。面对诸多矛盾和问题,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需要迫切加强。互联网让世界联系得如此紧密,让任一个角落的喜怒欢乐传递给远方无数不相识的人群,也就让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更加强烈。多些这样的意识,多些共同面对与共同合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无论网上网下,那么,互联网就一定能更好造福地人类。

  全球互联网精英们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智慧的碰撞,一定会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做出有益的探索。(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