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亲历返程高峰 5小时车程开车近12小时
中国山东网2月24日讯 (记者 姜瑞丽)今天是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记者驱车从老家安徽砀山返回济南,让记者始料未及的是,早上8:30准时出发,原计划5个小时的车程,记者足足开了近12个小时才抵达济南。沿途目睹的追尾、故障等事故更是多达十多起。
2公里高速路一连发生四次追尾事故
24日上午8点30分,记者准时从家里出发,取道310国道驶入济广高速。由于砀山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上路没多久,记者便途径河南的虞城县进入了山东境内。初入山东地界,高速上一路畅通无阻,一个多小时,记者便驶出了100多公里,完成了全程的1/4,此时时间才刚刚过了10点多,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车速保持正常,不出意外的话记者下午14:00点之前便可到达济南。
不过,没多久这样的美好愿望便被打破了。车辆继续往前行驶了大约30公里,出现了严重的压车现象。原本高速行驶的车辆逐渐慢了下来,直至停滞不前。由于不清楚前方发生了什么,记者只能跟随前面的汽车一点点龟速前行。直至挪至两车追尾的事故现场,才知道原来发生了交通事故。
让记者感到不解的是,驶出了两车追尾的事故现场,压车现象仍未得到缓解。继续前行,原来是前方不远处又有四辆车发生了连环追尾,本以为压车的根源就在这儿了,往前行1公里左右,又有三辆车首尾相接追到了一起。记者赶紧拿出手机拍摄短视频,想发到微信朋友圈,就在记者低头编辑微信内容的时候,猛然头发发现不远处又有两辆车停靠早路边,疑似发生了追尾。不过短短的两公里距离,一连出现了4起追尾事故,让记者也不禁捏了把汗。由于当时的交通流量已经非常大,这几起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压车,记者数次被迫只能停下车来,与不少司机一起在高速“停车场”上吹风。
而在几步之遥的隔离带对面,对向行驶的车辆呼啸而过,此时往济南方向行驶的车辆也变得急躁起来,不少司机直接驶上应急车道,两股车道直接变成三股,应急车道也被堵了个水泄不通;还有一些司机为了赶时间,见缝插针一般在有空隙的地方插车,一时间险象环生。
服务区人满为患 上厕所险发生踩踏
记者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到了梁山服务区,便停下来休息片刻。不料服务区也变成了大型停车场:各种小车、大客充斥其间,排队加油的车辆排成长龙;还没到入口处,便有不少人在路边下车透气;更有甚者,有些司机干脆直接将车停在靠近服务区的入口处,就地解决起内急问题。
记者缓慢将车挪进服务区的停车位,发现不管是接开水,还是买东西,都要排长队。最可怕的是女厕里面,排队上厕所的旅客已经乌压压挤满了厕所的每一处空间,记者加入了人潮之中,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要使出浑身力气才能从人群中“杀出”一条通道,在艰难地不断被人流推着往前走的过程中,记者不禁担心会不会发生踩踏事故。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的两点钟,记者本想去便利店买些吃的东西,只见吃泡面的、吃快餐的、打盹休息的,处处人满为患,只好作罢。
5小时车程开了近12个小时
短暂停留后,记者重新上路。谁知,在最后的100公里中,没有最堵,只有更堵。刚驶入济南境内,新一轮严重拥堵便开始了,整个车流如蜗牛般向前爬行。大约过了一小时,记者看到有警车鸣着笛从后方“挤”了过来,听到警车经过,不少正在应急车道上行驶的车辆赶紧避让,驶回正常车道上来,有意思的是,警车所到之处前方汽车纷纷避让,警车身后却跟着一长串车辆,最前的车辆甚至紧紧跟随警车,在应急车道上大摇大摆行驶,毫不畏惧。
最长的一段拥堵,发生济广高速K90处,在长达10公里的严重压车中,记者缓慢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8:30从家里出发时,以为下午两点前就能到济南,后来发现路况如此之差,而且“状况”百出,追尾、故障的车辆多达十几起,高速要么是“龟速”,要么是停车场,便觉得天黑前能到家就知足了。下午5点半左右,天逐渐黑下来,此时距离下高速还有60公里,导航软件显示其中有将近10公里是红色(严重拥堵路段),于是开始绝望起来,天黑前到家肯定是没戏了,只能祈祷今晚平安到家,便谢天谢地了。一直到驶入济南东绕城高速,高速才恢复畅通。
记者到家的时间是20点05分,此时距离记者从家出门,已经过去了11.5个小时。370公里,5个小时左右的返程路,记者用了将近1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