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记那些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外知华士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他们惊叹,中华文化的深邃魅力令他们着迷……在海外有这样一群知华士,正在或曾经用各自感受,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知华,用亲历和研究消弭偏见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中国。”说这话的是在中国生活多年、娶了中国妻子的法国人克洛德·杰克。
已在亚洲生活30年的杰克近20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在香港、上海、南京、无锡和日照等城市均开拓过市场或营建过企业。
杰克说,许多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就是基于几本手册和一些所谓汉学家的介绍,其实真正的中国远非如此。要想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必须沉下心来,认真倾听,虚心学习。
的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经过亲身经历、潜心研究,就无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于今年初离世的德国民族学家和汉学家南因果(原名英戈·南特威希)可谓个中翘楚。在记者记忆中,这位身高超过1米9的大汉戴着布莱希特式黑边圆眼镜,说话时脸上常带着一丝调侃似的微笑,聊得开心时常不自觉地取下眼镜,把一只眼镜腿叼在嘴角。
2008年西藏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时,德国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对华负面报道,南因果却在一个独立学者网站上发表学术性评论文章,指出西方媒体在涉藏问题上散布种种迷思与谬误。而支撑他发出与众不同的理性声音的,正是深入西藏的亲历研究。
2002年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那曲县切玛热巴村,南因果与一个牧民家庭祖孙三代8口人同吃同住了一个多星期。他与主人拉家常,帮忙放牧,记录他们生产奶制品的活动以及妇女手工编织的技术细节。
他还在拉萨会晤了西藏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布达拉宫博物馆和西藏博物馆的学者,拍摄了大昭寺屋顶修缮时藏族妇女唱着劳动号子“打阿嘎”的传统工作方式,在色拉寺观摩了喇嘛辩经……
南因果说,没有去过西藏的西方人对西藏没有发言权。为尽可能全面了解当地人所思所想,他在西藏零距离接触藏族干部、学者、喇嘛、牧民、司机等各种人。
除西藏外,南因果还曾多次深入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大兴安岭北部的鄂温克族驻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辽宁的满族和蒙古族自治县等。正是这些让南因果不会发表令人啼笑皆非的“高论”,也正是这些让他把中国称为“我的国家”。
友华,中华文化令他们一见倾心
摒弃偏见成见,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学习中华文化,则让不少外国友人与中国越走越近。
走进俄罗斯汉学家伊萨耶娃的家,眼前的景象令记者有些恍惚:这分明就是一家中国民间工艺品博物馆呀!
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鹊梅花造型红木屏风,古色古香的摆件台、梳妆台、花台,形态各异的瓷瓶、瓷人,把整个三居室撑得满满的,直顶到天花板隔板上,甚至摆满厨房、卫生间的每个角落。
这些全是伊萨耶娃1994年至2010年随丈夫在中国工作生活时“淘宝”的收获。她遍访中国各地,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民俗,还据此为俄罗斯孩子写成系列中国民间故事读本《常青竹》《八仙过海》等。
伊萨耶娃告诉记者,她在中国最喜欢的就是逛“跳蚤市场”,淘民间工艺品。几年下来,她收集了1000多件宝贝,全部运回俄罗斯,这是因为,她还有开一家中国民间工艺品博物馆的梦想。
她说:“我要把对中国的爱传播出去,越远越好。中华文化需要传播,它太丰富了。”
同样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还有在加拿大温哥华华人圈无人不晓的王健。王健原名简·沃尔斯,能说一口纯正京腔,喜欢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还能打一手快板,用中文说相声。
王健1940年出生于美国,曾师从柳亚子先生的儿子柳无忌,是唯一一个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西蒙菲沙大学都获得终身教授席位的教育家。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健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任文化参赞。他告诉记者,在北京那两年非常忙碌,除了新疆和西藏,其他地方他都去过。当时加中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的交流刚起步,王健已深入甘肃和贵州等偏远省份访问。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拜北京市曲艺团的梁厚民为师,学习快板和曲艺,并请中央音乐学院老师教授古琴和洞箫。
除教书育人外,王健和夫人李盈还从事研究翻译工作,先后出版近10本专著,特别是把中国的诗歌、寓言和民间传说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温哥华主流报纸《太阳报》曾评论说,王健培养了许多下一代中华文化名家。“对现在汉语越来越重要的国际社会来说,王健教授是一位先驱,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无数桥梁。”
亲华,中国的发展让他们看到希望
2006年退休后,王健依然常来中国访问。在他看来,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误解是不必要的。
王健说:“不要忘记,中国在过去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多次繁荣……现在的中国只是在恢复过去已有的辉煌而已。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的贡献有目共睹。”
法国人杰克也从中国的发展看到更多发展机会,他还对中国近年来的制度建设赞不绝口,包括对酒驾采取的严厉措施。他说,中国政府推行的廉政建设,他们也有切身感受,现在没有官员敢收礼、没有官员中午再喝“工作酒”,所有这些变化都令人惊叹。
对于中国发展,年逾九旬的巴西老人卡洛斯·塔瓦雷斯颇具远见卓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塔瓦雷斯便对巴西与中国的外贸潜力展开研究,1974年巴西和中国正式建交后,他有关中国的文章更受关注。
1990年首次访华做了一个月采访后,塔瓦雷斯连续发表10篇关于中国的文章,在整个拉美地区引起震动。而两年后他再次访华的成果——《中国,21世纪的超级力量》一书,让巴西人觉得有些耸人听闻。10年后,中国真的能成为“超级力量”吗?
“但是你看,现在不是证实了吗?”老人自豪地说。
此后数年间,塔瓦雷斯曾3次到访中国,从未停止对中国的关注与研究。截至去年,他一共出版10本与中国有关的书籍,发表与中国相关的文章500多篇,演讲数百场。
而这名耄耋老人10年前立下的遗嘱,更是令人动容:“百年之后,财产的一半留给我的侄子侄女们,另一半我要捐献给中国政府机构,用于在巴西宣传中国。”
伊萨耶娃说,当年选择学习汉语,是父亲朋友的一句话启发了她:“未来是属于中国的。”塔瓦雷斯也说,中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发展模式给全人类留下重要遗产,中国的发展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范例。
高山流水遇知音。有这些海外知华士,是中国之幸,也是世界之幸。(执笔记者:海洋;参与记者:江亚平、班玮、卢苏燕、赵焱、陈威华、吉黎、高兰)
编辑:袁晶瑜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