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医嘱带病坚守三尺讲台——记济阳职专支教教师赵宝英
24.06.2015 11:34
本文来源: 教育局
47岁主动请缨成为支教教师
2014年,济阳县教体局决定选调部分骨干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济阳一中47岁的英语教师赵宝英主动提出申请。9月开学,赵宝英带着一张调令,跨进了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大门,成为学校的支教教师。
虽然是支教教师,但赵宝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动的兵”,而是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迅速进入了新的角色。县职业中专地处县城西北方向,赵宝英家住县城,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有7公里。每天清晨,她总是比以往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做早饭,收拾停当后,再骑电动车赶往学校去上班。寒来暑往,刮风下雨,天天如此。
赵宝英认为,支教,既不是去享受,也不是去“镀金”,她毅然担任了高三和高二两个年级的英语课,每周14节不同的课,另加4个晚自习,同时还兼任了12级3班的班主任。这些工作,别说年近五十的女教师,就是放在一个年富力强的男老师身上,要做好又是谈何容易。而赵宝英在工作压力面前毫不退缩,敢于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去迎接挑战。
赵宝英明白,支教绝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去传经送宝,而是要放下架子与同事们平等相处,相互切磋业务,以此取长补短。在平时,她积极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与他们一起研讨新的课改模式。通过辛勤工作,她所带学生的学业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在高二期中考试、高二英语竞赛以及高三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高分率、优秀率、平均分第一的好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和表彰,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涓涓师爱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
县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孩子相比,往往会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每当赵宝英在课堂提问,学生发言基本处于被动状态,整个教室死气沉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尽快扭转这一局面,赵宝英在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她在讲课时使用的表情、动作,特别是语言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突出亲和力,用春风化雨般的灌输给他们以启发,给他们以肯定,鼓励他们发言。赵宝英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学就是“教”与“学”,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老师要当学生的“大朋友”,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尤其是对农村学生来说,必须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在课前,她除了认真备课,常常把学生分别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或者相约来到校园里的某一个僻静处,与他们坦诚交流,谈心交心,以真情感化他们,让每一个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块垒,及时捕捉他们埋在心底的各种“秘密”,然后她再“对症下药”、因人施教。从此,学生们对她敞开心扉。她不但和学生谈学习,还和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家庭,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状况,嘘寒问暖,以慈母般的心怀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当了解到班上有的同学家庭比较困难,她就经常买饭送给他们。农村学生周月,学习成绩不理想,思想压力很大,赵宝英及时与她谈话,使她很快解除了思想包袱,学习成绩赶了上来。济南学生吕毅,对英语新题型不入门,赵宝英利用课余时间坚持给他补课,使他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赵宝英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自己家里带书借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身为教师,她亦如一位母亲,用涓涓母爱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医生催促了5遍才到医院治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赵宝英带领学生日夜奋战,备战高考的时候,恶毒的病魔突如其来,使她遭遇了一场无情的打击。
3月26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县医院查体,赵宝英被确诊为恶性甲状腺结节,需立刻手术。可备战高考的学子们正需要她,赵宝英没有理会疾病,如往常一样继续陪伴在她的学生们身边。这期间,医生先后五次打电话催促她到医院手术,反复给她讲拖延期限的严重后果,直到医生下最后“通牒”,赵宝英才答应去做手术。
手术后,赵宝英在住院期间仍然挂念着学校里的孩子们,坚持在病床上备了一周的课。她把课件用电子邮件发送给班主任,还嘱咐班主任给学生们传话,越是高考临近,越要稳住心思,稳住情绪,要按原计划有条不紊地复习。
4月12日,赵宝英出院了。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她要好好在家休养,6周后再来做手术复查。但是就在出院后的第二天,她又不顾医生的再三叮嘱,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出现在高三文科二班的教室门口。见到心爱的教师回归,同学们欢欣雀跃,整个教室一片沸腾。
等教室里肃静下来,陪同赵宝英前来上课的班主任马老师,向学生们讲清原委后,师生们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从此,手术后的赵宝英又来到了她熟悉的校园,又走进了她心爱的学生中间……
由于出院后,没有得到一天休息就毅然拖着虚弱的身体去给学生们上课,使得嗓子得不到休息,致使赵宝英的二次治疗效果不好,需要进行第三次治疗。但赵宝英表示,只要她一天不走进医院,就在学生们中间陪伴一天。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爱心在玉壶。将来的路还长,她依旧会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她涓涓的爱抚育着她的学生们。
(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王明国)
本文来源: 教育局
24.06.2015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