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的潍坊实践——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探析

03.07.2018  20:10

  加速“证照分离”改革,是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的必由路径。如何让这一路径更加便捷更加顺畅?

  今年上半年,市工商局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四个城市”建设,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高新、滨海两个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行政许可等事项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制一批,采取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措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顽疾,更大地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各类行业许可证、营业执照是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的两把“钥匙”。我市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改革的关键,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建立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制度,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市工商局以“与解决矛盾问题时间窗口赛跑”的紧迫感,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措施,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为全省推开改革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潍坊经验”。

  把该放的权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到位

  “‘证照分离’是继‘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改革之后,进一步理清‘证’‘照’关系,理顺‘证’‘照’功能,提高审批效能的一项综合性改革。市级层面要积极作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制度源头和具体操作层面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信息共享、简化优化审批程序,从而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市工商局局长谭炳建如是说。

  去年,市工商局“多证合一”改革被评为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十大亮点”工作。今年,他们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紧密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更加务实地开展寻标对标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争取走在全省前列。他们会同高新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到上海浦东专题考察学习“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改革试点的目标路径。

  把该放的权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到位。针对“证照分离”改革中取消的审批事项,市工商局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与26个市直部门(单位)在市级层面成立联席会议,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确保每项改革事项执行有文件可参照,遇到问题有部门可咨询,实施后有监管措施可配套。

  市工商局还协调指导高新区、滨海区分别制定了两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省政府于3月14日批复。

  根据高新区无港口的实际,最终确定改革试点事项100项。其中,涉及经发、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的区级审批事项31项。对照5种改革方式,在完成省政府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的同时,正在争取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等3项市级许可权限下放。制定改革任务清单,确定了17个工作任务,逐一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分解到22个涉改部门单位。

  滨海区根据实行大部制改革试点,新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和行政执法局等机构的实际,对“证照分离”改革专门制定了推进方案,根据时间节点落实各项任务,对口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确保了改革有序进展。

  推动“信息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实施‘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修订出台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规定;市场主体新登记9万户以上,实有总量居全省第二位。”今年市工商局公开承诺的“担当作为、创争一流”的任务目标,释放着强烈的改革信号,是“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的延续和升华,是我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

  “证照分离”把生产经营和投资自主权还给企业,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助力新动能成长,彰显着推动“信息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的政府管理“温度”。今年一季度,我市新增市场主体21367户,同比增长12.6%。已有383户市场主体通过“证照分离”快速实现生产经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改革利好。

  “我市积极推进,落实‘照后减证’,对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和‘准入不准营’问题,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工商局注册局局长袁恩民说。

  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是当前“证照分离”改革存在的突出软肋和短板。我市紧紧抓住信息共享推送、“双告知”职责等关键节点,通过取消审批一批、审批改备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一批、严格市场准入一批等5种方式进一步“削权减证”、加强监管,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落实“照后减证”。

  高新区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关注单位,将确定改革试点事项100项,其中取消审批5项,审批改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23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5项,强化准入监管33项;涉及区级部门审批事项31项。将4项审批改备案事项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在过去“54证合一”的基础上,实现了“58证合一”。

  一家大型商超经办人张厚启到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窗口申请新开营业店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按照以往得先办理经营许可证,才能办理营业执照。现在他能同时将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能办完。“原来需要一个月左右办完相关证照,现在两天左右就可以把相关营业执照和其它的一些手续办理完毕。”张厚启说。

  目前高新区已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行政审批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的监管协同机制。自去年11月“证照分离”改革实施以来,高新区新设市场主体1817户,其中383户通过“证照分离”快速实现生产经营,审批部门实现信息交换1007条,降低了创设企业的制度性成本和时间成本。

  滨海区根据省政府发布的103项审批事项,按部门进行全面梳理,涉及区级审批事项51项(包括实行大部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级下放事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2项,审批改为备案3项,实行告知承诺15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17项,强化市场准入管理14项。对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规范一批落实一批的要求,通过5种管理方式改革落实到位。

  打好“组合拳”,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正是我市通过转变行政许可等事项管理方式这一个“小切口”入手,进行“大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实现快入准营、弥补监管真空和事中事后监管是“证照分离”真正实现多赢的关键招数。我市工商部门推行“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通过定向推送、跟踪反馈、自动预警、逾期提示等,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时精准推送到后置审批许可部门,各审批部门根据平台指令严格按时接收,及时办理反馈。

  仅以高新区为例,投入300余万元,打造涵盖智慧监管、综合监管、信用监管的“证照分离”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变“按部就班”为“超前服务”,变“被动履职”为“刚性引导”,变“各自为政”为“跨部门联动”,强化融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多证合一、登记许可全流程电子化以及一窗式服务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放大改革“叠加效应”。

  只有打好“证照分离”组合拳,才能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今年我市工商部门把更多符合条件的涉企证照事项纳入“多证合一”改革中来,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登记办照程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一照走天下”,在全市开展企业登记服务规范窗口创建活动,打造窗口服务的潍坊品牌。

  今年下半年,“证照分离”将在全市推开,通过构建“放管结合衔接更紧密、事中事后监管更到位”的集成创新模式,形成“材料减至更少、流程优至更简、证照整合更全”的政务服务环境,以更彻底的放权、更严格的监管、更精准的服务,全力服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四个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6月12日潍坊日报头版头条)

一次办好!山东已批复5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半岛网
北京全面实现新注册企业5天内办结
  “2个环节,5天以内,一门一窗,公章免费”,中国山东网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