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枣庄教育十大新闻”评出
枣庄市日前评出了“枣庄教育十大新闻,分别为:
一、 全市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开展“五项专项整治”活动和实施“六项惠民工程”,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使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中心城区市直“一条龙”学校基本建成
年内完成投资4.6亿元,开工新建校舍14.63万平方米,市实验小学一期、实验高中二期和市职业中专迁建一期、十五中东校重建一期工程已于秋季开学交付使用,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主体在建,新城区市直学校“一条龙”建设规划基本实现。
三、市领导现场办公解决教育发展问题
2014年9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在新城实验小学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教育发展工作,重点对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规划布局、市直学校资源整合、新城学校建设和加强全市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解决了许多制约教育发展的困难问题。
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教育居前
在市对各区(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第一次群众满意度六个方面调查中,教育列第2位。
五、两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
2014年10月1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对山东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进行反馈,市中区和峄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评估认定标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六、优秀教案成果转化工作效果明显
2014年起,我市着手开展优秀教案成果转化工作。将此前“赛出来”的7000余课时优秀教案正在转化成配套的优质课件,并录制优质录像课,上载到全市“备授课平台”,供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共享。目前,已完成4000余个优质课件。这项工作成效明显,走在全省前列。
七、全市中小学校舍楼房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建立了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定期调度、通报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情况。年内完成投资2.32亿元,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消除旱厕105个、新建改建食堂85个,全市中小学校舍楼房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八、学前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
学前教育连续五年被市政府列为百件惠民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已建成5个幼教集团,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达全市乡镇总数的72%,有效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九、创新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
枣庄四十中学与枣庄十五中选派22名教师交换工作岗位。山亭与滕州开展教育合作,共同提升。枣庄市实验幼儿园成功组建“枣庄实验幼教集团”。滕州市组建了15处学校发展共同体。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创新,增强了优质教育的拓展,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十、名师名校长培养再结硕果
实施第二期枣庄名师和名校长建设工程,遴选出了30名教师、20名校长进行培训培养。山亭区的陆繁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有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名校长被评为省科研名校长。(枣庄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