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话剧《阳光大姐》探索济南本土话剧品牌化
7月21日,根据优秀企业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的话剧《阳光大姐》首演新闻发布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就话剧创作初衷、创作团队以及演出安排进行了通报。“这是济南优秀资源与本土话剧创作的珠联璧合,将有力促进省内优秀创作资源的整合。”济南演艺集团艺术总监丁小秋认为,话剧《阳光大姐》将为济南本土话剧品牌化之路做出有益探索。
本土话剧更接地气
“阳光大姐”是济南市妇联于2001年创办的家政服务机构,15年来,从济南走向全国,已成为济南市的一张名片。话剧《阳光大姐》以“阳光大姐”为原型,以家政服务为内容,通过讲述3名家政服务员在不同家庭的服务故事,展现了他们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作为济南市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运用艺术特长,宣传家乡的优秀事迹。”在丁小秋看来,对“阳光大姐”的宣传,既是对齐鲁儿女勤劳朴实美德的展现,也是对济南城市文化和精神面貌的有益传播,“以泉城本土文化为基础创作,讲述发生在泉城的故事,演绎济南人物,是别人无可替代的戏。”
早在2009年10月,现代吕剧《阳光大姐》就在济南首演,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被问及能否超越吕剧版《阳光大姐》时,丁小秋表示,话剧和吕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带给人不同的艺术观感,但话剧语言更直白,更贴近生活,话剧版《阳光大姐》将会更接地气。
摆脱定向戏的尴尬
话剧《阳光大姐》根据优秀企业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在戏剧业内,经常有人称此为定向戏或行业戏,此类戏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艺术品质不高,口号式的宣传痕迹过重,往往是企业喜欢,市场冷淡。
如何摆脱定向戏的尴尬?丁小秋认为,找到一个“点”很关键,“就是要弄明白通过话剧向观众讲述什么”。经过讨论,主创团队最终将这一“点”确定为小人物的大情怀。“家政服务行业只是一个载体,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到家庭这一基本社会单元,关注空巢老人、老少两代观念碰撞等社会问题,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及信任。”
“家政服务行业走家入户与人打交道的行业特殊性,加上‘阳光大姐’品牌多年的积累,其本身就有丰富的创作素材。”该剧导演、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原主任杨琨为更好塑造人物性格,多次跟随服务员进家入户,体验人物情感,“将素材提炼成优秀的艺术品最主要的是其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这是讲述下岗女工、农村进城务工妇女、大中专毕业生在家政服务行业实现人生转变的励志话剧,也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在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凌安中看来,普通人的故事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