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三措并举 打造小农水“民心”工程

17.11.2015  18:19

  诸城市小农水重点县工程2015年度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计划新建泵站14座,新打机井165眼,铺设管道207.3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8万亩。目前,已完成投资2610多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工程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诸城市坚持三措并举,充分考虑社情民意,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真正把小农水项目打造成为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一是规划设计尊重群众意愿。项目前期,诸城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项目区各类情况详细摸底,确保与其他项目区不重叠。对项目区坚持高标准、系统化整体规划,细部设计充分采纳群众意见,让受益区群众参与其中,通过与镇街、社区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了解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工程实施模式、投工投劳和工程建后管理方式,确保项目立项符合社情民意。 

  二是项目建设倾听群众意见。诸城市的新一轮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全部为泵站提水、机井管道输水模式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井点布设充分考虑群众现有农用井的现状,在尊重保护农民现有利益的同时,减少了工程重复建设和国家资金的浪费。管线开沟全部采用新型开沟机械,并由专业化队伍施工,出水栓规划布设充分考虑了路、渠、田的实际情况,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弃土占地。机电井采用一泵一卡管道化灌溉模式,节水节电便于管理,群众使用方便、易于接受。 

  三是监督管理邀请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中,诸城市把质量安全作为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重要措施来抓,创新实施“监理单位监理制、技术人员监管制、受益群众监督制”新机制。在招标确定监理单位、水利部门下派技术队伍严把建设质量关的基础上,又从项目受益社区聘请19名群众担任社会监督员,重点对机井深度和出水量、泵房机电设施配套和取水口位置、管道质量和埋设深度等工程实效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建成一处、见效一处、受益一处。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