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热词” 读懂中国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又有一批“政经热词”出现,如“绿色发展”“工匠精神”“智慧城市”等。读懂这些词,不仅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能使自己的中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热词”变迁 反映中国发展
“开放城市”“特区”“万元户”唤醒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忆;“反恐”“互联网”“下海”记录着人们迈入21世纪时的脚步;“中国梦”“大众创业”“绿色经济”则是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词汇也将成为人们对这一时期的记忆符号。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认为,“热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民生问题。“热词”的产生和发展乃至消亡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前些年流行的“伊妹儿”“大哥大”“BBS”“小资”“唐装”等词语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被新说法替代,有的已经融入固有的汉语词汇体系。而与此同时,新的词汇不断涌现,并被人们所使用和接受。
2009年,由于问题奶粉、伪劣药品等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食品安全”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选举法修正草案,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将迎来“同票同权”的新时代,“同票同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1年,修改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使得工薪阶层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个税改革”一时成为了社会“热词”……2016年伊始,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国家账本”“中国制造2025”“精准脱贫”等一批新的“热词”诞生。“热词”的变迁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是词语记载的“历史映像”。
“热词”流行 体现中国意志
语言是一种工具,但又具有与其他工具不同的特征,它涉及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要想学好语言,就需要全面的知识积累。“学中文要注重和中国人多交流。例如,在我说汉语时用到‘二孩儿’、‘颜值’等词时,我周围的中国朋友都会夸赞我的汉语很标准,很时髦。”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丽丽说。“热词”已经进入了在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和学习这些“热词”,既是他们的功课,也能提起他们的兴趣。
“刚开始听到‘雾霾’,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就到网上搜了好多视频来了解它。等彻底搞清楚后,再碰到‘除霾神器’‘PM2.5’等新词语,我就能很快地明白了。我觉得中国的‘热词’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出现的,理解它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已经来中国两年多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克丽丝说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在华留学生理解“热词”也要结合自己的汉语学习程度和跨文化适应情况。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副教授张慧芬副教授认为,高级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及表达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些优势,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方法展开教学。如:理解‘智慧城市’这个词,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然后结合‘城市病’等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提交学习报告。
“热词”教学 传播中国声音
“热词”可能是“打虎拍蝇”、“中国梦”这样容易理解的名词,也有可能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这样高度概括、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词语。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教师金娅曦开设汉语报刊课多年,主要面向来华留学生。她说:“中国式特色热词一般都是外国学生理解的难点,很多词不能从字典上获取准确词义,所以我一般采用解释性教学法,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结合相应图片和事例做出最直接清楚的说明,再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新闻以帮助理解。”
“为了能让留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我们把最新出现的‘两会热词’纳入到了留学生的汉语新词学习范围。如讨论环境问题时,引入“绿色发展”的概念;解释‘工匠精神’时,让学生们阅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的《‘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总理如此看重》一文。文章通过瑞士制表匠、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等生动的例子形象地说明‘工匠精神’所具有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等内涵。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案例可以加快或加深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把握。在学习新词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也开拓了学生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慧芬谈到她的教学心得时说。
两会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是当下中国社会热门问题的聚焦,所以,两会上出现的高频词语鲜明地折射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揭示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理解这些热词,重视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也是全面了解中国社会、提高自身中文水平的好方法。
作者:凌 波 编辑:张澄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