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是课堂------济南小学生赴澳游学79天,体验“别人家的教育”
17.11.2014 17:18
本文来源: 教育局
9月30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几十名家长手捧礼物、鲜花,迎接从澳大利亚游学归来的孩子。经历了79天的分别,不少家长紧紧地抱着孩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与家长们相比,这些十多岁的孩子却显得比较淡定,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海外历练,他们成长了许多。
2014年7月14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18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澳大利亚,开始了他们的“迷你留学”生活。这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大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长时间。12名男生分在布里斯班的克雷菲尔学校,6名女生去了伊普斯维奇女子文法学校。这两所学校都是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在当地也享誉盛名。
18个孩子两人一组,被安排在当地寄宿家庭里,对英语一知半解的他们,开始学着与寄宿家庭交流。前半个月,有不少孩子因为语言的障碍、环境的陌生开始想家,有的半夜打电话给妈妈。澳洲家庭要求孩子晚上9:00就上床睡觉,但有的孩子多次偷偷上网到半夜,住家妈妈无奈只能关掉网络。好在没多久,孩子们就慢慢地适应过来。布里斯班是澳洲第三大城市,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品尝到喷香的牛奶和三明治,而且作业相对较少,他们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课堂上采用全英文教学,刚开始孩子们有些吃力,学校就给每个人都找了一个小伙伴来帮助他们适应环境。通过沟通交流,他们渐渐消除了陌生感,很快融入了当地的学习生活中。
在澳大利亚,孩子的知识不仅来源于课堂和课本,他们更多的是在活动和体验中学习,每个地方都能成为课堂。学校课程精彩纷呈,除了文化课,还有烹饪、手工制作、表演等很多吸引人的课程。此外,学校非常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天天都有户外运动。克雷菲尔学校的副校长说:“我们是想把这些小男孩通过锻炼变成真正的男子汉。”女孩子们也不示弱,在每天的足球、橄榄球等激烈运动中,她们也和男生同场竞技。
尽管孩子们离开父母留学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一些在澳洲生活过的老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士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如果能够走出去,感受一下西方教育,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有利,绝不仅仅体现在英语方面。
“我英语比以前进步了。”
“我的自理能力提高了。”
“我比以前有礼貌了,学会了如何和同学相处。”
“以前我做事情都是慢慢腾腾,现在快了很多。”
“喜欢这里的课堂,老师都很和蔼,课上很有意思。”
……
面对镜头,赴澳游学的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本文来源: 教育局
17.11.2014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