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奶农拿着鲜奶喂猪?

07.01.2015  11:37

        摘    要:企业当然也有企业的难处:譬如收购标准提高,自身牧场增加等原因。此外,有三组数据值得关注:一是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二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至9月份,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

  □邓海建

  不少2014年上半年刚刚高价买入奶牛的河北省奶农们正忍受煎熬。去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收购价下跌至3.3元/公斤,而与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养殖成本上升。更要命的是奶企鲜奶用量减少,奶农的鲜奶交不上去,只好把交不上去的鲜奶喂猪或倒掉,甚至把刚刚怀孕的奶牛卖掉。(1月6日《新京报》)

  按理说,有买方市场的狂欢,就自然有卖方市场的落寞。不过,有必要说说的是,河北奶农的悲情,并非是散户遭遇的必然风险,因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当地奶农已经新建了奶牛养殖小区,并且小区建立初就和旺旺集团石家庄分公司签署收购鲜奶协议,奶农把鲜奶都是直接交给旺旺。换句话说,是企业生产量下降,企业只能收奶农80%的鲜奶,才导致了河北奶农如今的遭遇。

  企业当然也有企业的难处:譬如收购标准提高,自身牧场增加等原因。此外,有三组数据值得关注:一是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二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至9月份,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70.8%。三是,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数据说明,一旦市场生变,躺枪的首先是咱们的奶农。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一,在宏观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当下,作为订单式收奶的企业,有没有责任引导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第二,在保障奶农利益层面,职能部门应该有哪些作为?第三,任由倒奶杀牛现象重演,市场保障与保险机制为何发挥不了补位作用?如果还要问得再直白一点,哪怕“市长”出面在微博微信上吆喝帮着卖卖,也好过看着奶农束手无策拿奶喂猪吧。事实上,中国现代农业的愿景,不该在政绩的规模化里,而恰恰应当显现在应对市场风险的技巧中。

作者:邓海建   网络编辑: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