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谈投资:不搞强刺激 着力补短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据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计算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45万亿元”,引发关注,有网友担忧重回投资刺激的老路。3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对此已作了回应。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近日记者专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投资刺激计划”有什么区别?
答:报道中23个省份的“45万亿元”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投资刺激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什么可比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全社会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包括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和政府投资等。这和GDP一样,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份(含新疆兵团)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达到65.44万亿元,与报道中23个省份预计达到45万亿元是基本匹配的。而一些网民所说的“投资刺激计划”,是指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规模,拉动内需。
问:您刚才提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概念,请问经济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投资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2016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努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各项工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对经济的影响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已大大超过投资。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64.6%,比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42.2%,比上年回落约0.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约为-6.8%,比上年降低约4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政府投资占比很小。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52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2%,是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预算到位资金3.62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到6%。国家预算资金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477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到1%,而且主要用于涉及民生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其中,用于“三大战略”建设154亿元、“三农”建设和扶贫1354亿元、棚改861亿元、支持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333亿元、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1074亿元、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269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76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243亿元,以及应急救灾等12亿元。
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制造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主要领域。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5万亿元中,政府投资占一定比例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4%,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但增速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呈回落趋势,从上半年的20.9%下降至全年的17.4%。在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受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一度连续15个月下滑,但2016年1-9月出现企稳,并在此后持续回升,全年制造业投资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4.2%。
问:有网友担忧,政府会采取强刺激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请问您认为这种政策是否有效?发展改革委今年准备在投资领域开展哪些工作?
答:从国际情况看,一些国家的需求刺激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了生产过剩、贸易收缩和低速增长困境。针对此形势,一些发达经济体采取了力度很大的刺激需求措施,试图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产生历史上需求刺激政策曾经取得的效果,没有促使实体经济持续复苏,反而给未来经济留下很大风险隐患。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内生的“病因”和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同,供需结构变化出现新趋势,曾经行之有效的单纯的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结构主义政策,都难以奏效。
从国内情况看,也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增长速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2017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统筹实施投资领域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做好投资各项工作。要切实从满足需要出发,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通过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抓紧推进165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大力度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工作,充分发挥在线平台对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技术支撑作用,以及加强投资形势分析、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储备等,进一步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着力增加有效供给。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