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 《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
《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正式发布,标志着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正式全面开展。
“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是我国探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此举将有利于理顺规划关系,系统解决各类空间性规划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空间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改革创新规划体制机制,更好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更好服务于“放管服”改革,降低规划领域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4年8月,全国28个市县开展了“多规合一”试点。“当时的思路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城乡、生态环保等规划‘合一’。随着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深入,各方面都逐渐倾向于首先推进空间类规划的‘多规合一’,后期再整合发展类规划和空间类规划。”该负责人表示,此后发布的中央文件明确提出,整合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而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就是在省域“多规合一”试点。
为避免过度囿于技术细节,《方案》力求站在宏观、全局的高度,科学设计了“先布棋盘、后落棋子”技术路线。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实际是‘先布棋盘’。”该负责人表示,落实主体功能区基本理念和城市化、农业、生态三大战略格局,精细化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两项评价,搞清楚国土空间的本底特征和适宜用途,划定大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分区,把各部门分头设计的管控措施,加以系统整合并形成空间规划底图。
“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际是‘后落棋子’。”该负责人说,要把各类空间性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空间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像“棋子”一样落入“棋盘”,真正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方案》将开展基础评价作为试点主要任务之一,强调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两项基础评价。“‘棋盘’布得好不好,决定了最后落子成局的质量。开展上述两项基础性评价,摸清国土空间的基本家底,是布好‘棋盘’的基础,是落好‘棋子’的保证。”该负责人表示,开展两项基础评价,目前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和数据基础。
《方案》首次划定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取代了之前常用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该负责人表示,“三类空间”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与主体规划中的城市化、农业和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相对应,与中央倡导的产城融合发展要求相吻合。此外,全国28个试点市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分类方式是科学可行的。
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未来我国将建立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国家、省、市县三级。各级空间规划虽然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但却是统一整体,不能割裂看待。“因此,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也要与市县空间规划试点协同推进,上下联动,要把省级宏观管理和市县微观管控加以有机结合。”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