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财政创新机制支持城乡住房保障
2015年,全省各级财政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创新保障机制,全力支持城乡住房保障工作。
一、以货币化安置为推手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015年,各级财政投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 181.6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0亿元,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62.09亿元,引导市县财政投入109.54亿元,支持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54.7万套,发放低收入家庭租房补贴1.12万户。在加大投入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业主决策、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型货币化安置方式,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省财政从政策上明确,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通过房产租赁市场承租住房的,适当提高租赁补贴标准;对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项目,适当增加补助、棚改居民适当提高补助标准。2015年,全省实现棚改货币化安置13.9万套,占全年棚改总量的29.3%。既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又打通棚改房与存量商品房的通道,推动消化存量商品房。
二、以绩效评价为抓手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我省在2014年的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绩效评价中名列全国第一,为此,2015年中央大力加大对我省农村危房改造的倾斜力度,分配我省改造任务9.2万户,专项补助资金6.9亿元,接近2014年任务量和补助资金的两倍。省级预算安排奖补资金4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级财政一方面明确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实行补助资金县级财政直接发放到农户,强化资金筹措和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效益情况绩效评价,着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平稳推进。
三、以财政奖补为杠杆支持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试点。为改善老旧住宅小区环境面貌,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省财政在收支矛盾特别突出的情况下,专门追加安排3亿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全省开展城镇和困难工矿区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改造试点工作,帮助老旧小区实施全面综合整治,完善治安防控设施,健全环卫消防设施,改善小区环境设施,改造小区基础设施,实行专业物业服务等。全省共确定试点项目130个,改造面积1214.8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5.18万户;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3.53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25亿元,所有试点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