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财政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国各地财政扎实推进预算
绩效管理工作
编者按:2013年,各地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要求,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意识,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稳步扩大评价范围,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
北京:预算绩效管理形成全过程闭环机制
2010年9月,北京市财政局主导开展的公共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开始试点,初步形成了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预算和资金风险为主体的评估体系。为了使事前绩效评估更加专业化、科学化,2013年10月,北京市财政局又从43个项目中选择9个项目进行试点,对评估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新的探索,实施预评估和正式评估两个环节,从项目的相关性、预期绩效的可实现性、实施方案的有效性、预期绩效的可持续性和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及风险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使得评估更加贴近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符合财政资金使用的规律,并做到与事中绩效监督和事后绩效评价有效衔接,形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闭环机制。
在评估过程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中介机构等纳税人代表全程参与,对市财政的部分预算分配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2013年43个事前评估项目,涉及资金39.34亿元,评估核减资金10.2亿元。其中,2013年43个项目中,评估“不予支持”的6个,评估“部分支持”的11个,核减的金额占评估金额的26%。
辽宁:全面掌握情况 深入推进落实
2013年下半年,辽宁省财政厅根据《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辽财预〔2013〕302号)和《辽宁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辽财预〔2013〕310号)等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一是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各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人员配备,政策制度体系建设,2012年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和2014年项目绩效目标编制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二是通报情况。制发了《关于各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辽财预〔2013〕657号),将各市(不含大连,同下)预算绩效管理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予以通报,并对做好2013年第四季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实地督办。通报文件下发后,省财政厅赴本溪、锦州和盘锦3市进行实地调研,对照通报文件要求,了解上述地区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对各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通过调研、通报、督办等一系列措施,省财政更加全面掌握各市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发现了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有力推进了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安徽:提前编制 控制追加 加强管理
一是编制预算时间进一步提前。从2013年4月份开始启动编制2014年预算,6月份召开预算编制布置会议,与往年相比,时间提前2个月,着力改变“追加一年、一年追加”,实现“预算一年、一年预算”。
二是预算追加进一步得到控制。积极推进"开门办预算",推行预算公开评审,引入专家评审机制,选择部分新增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等进行公开评审试点。坚持年度内一般不追加预算,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对省直机关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5%,强化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三是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全年省级评价项目达188个,涉及财政资金645.6亿元。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42家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省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批准财政厅专门成立政府债务管理办公室,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预警分析,开发和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建立债务信息月报制度,着力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福建:加强重大民生领域预算绩效管理
根据《福建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2013-2015)》要求,到2015年,福建省各地预算绩效评价的资金总量将占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的20%,编报绩效目标的转移支付资金占年度转移支付的40%,编报绩效目标的项目预算资金占本部门项目预算资金的50%。并且明确,绩效管理工作突破口重点放在民生支出领域,包括“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尤其要将上对下转移支付项目纳入重点评价范围。
广西:以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指导实际工作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库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广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导各级各部门设计规范、合理的绩效指标,提高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与广西财经学院组成课题组,制定并印发了《广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库——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库》)。
《指标库》以财政部印制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广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展需要,初步构建了专门服务于广西预算绩效管理,较为科学、适用的分级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库》从项目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四个逻辑环节入手进行编制。其中,投入、过程两个环节的评价指标属于共性指标,是对照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相应环节指标的细化;产出、效果两个环节是结合各支出科目的特点进行的个性指标拓展,指标覆盖财政支出功能分类18个科目,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等。作为参考指标,各级各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具体项目特点对指标进一步细化,也可以新增、另设符合项目要求的指标。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进一步拓展和细化广西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加强对市县和区直各部门的指导,提升项目支出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全过程,全面提高预算资金安排效益。
江苏苏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实现“三个率先”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财政局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理念,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全省做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将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绩效目标管理,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率先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一是不断强化绩效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对61个项目组织自评价和再评价,对9个专项资金实施重点评价,将项目投入产出的匹配性作为重要内容,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财政支出是否合理,初步建立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机制,树立了“用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理念。
二是重点关注结果应用,构建良性循环。2013年绩效再评价结果和重点评价情况已在预算编制、政策评价、支出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应用,做到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对于评价较好的项目,结合发展需要在2014年度预算安排时建议适当增加项目资金;对于评价一般的项目,不再增加预算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此外,将评价结果应用上升到政策评价层面,针对绩效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乘数效应。通过树立结果应用导向,使绩效评价不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结果应用推进绩效管理,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互相借力的良性循环。
三是着力培养三支队伍,形成多赢格局。2013年,市财政局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辅导,较大提升了预算部门、第三方机构、评审专家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同时也为预算部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第三方机构的业务拓展、为专家库的建设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多赢格局。
浙江嘉兴:“四个强化”大力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注重部门协作。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嘉兴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强化预算部门支出责任;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建立人大、政协、纪检检察、组织、财政、审计和人大政协等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目标导向,前移管理关口。将年度申请资金规模5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第三方评审管理办法,加大第三方重点审核,力争通过3至5年实现目标管理全覆盖。
三是强化整体评价,实施全面绩效管理。在巩固项目绩效评价基础上,2013年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2014年开展重大政策绩效评价试点,逐步实现项目评价、部门整体评价和政策评价全覆盖。
四是强化激励约束,推进结果有效应用。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依法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行政问责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山东济宁:坚持“向管理要效益”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强化绩效管理意识。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和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这根主线,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财政支出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对1000万元以上涉及群众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财政专项资金及时向社会公开,不断强化部门单位的支出责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真正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以及产生的效益和效果。
二、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科室、单位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内部分工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济宁市绩效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流程,为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操作管理规范。各县市区也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相关制度,全市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三、创新绩效管理方式。把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将绩效理念渗透到预算编制、执行等各个环节,对于部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制定《济宁市预算绩效评价个性参考指标》,着力构建财政绩效评价指标库,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公开征集财政评审特聘机构、人员,组建了市级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委托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按照“集中财力、保障重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创新管理、注重绩效”的目标要求,整合规范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根据《济宁市重大事项决策暂行办法》和现有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出台《济宁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市级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逐一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每笔资金使用分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分配机制,坚持“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采取招投标、专家评审等方式,遴选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
湖北黄石:建立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机制
一是规定重大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编审实现全覆盖。在编制2014年预算时,将对预算内安排的5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编制绩效目标;凡今后新建或在建的使用财政资金(包括由财政安排资金偿还债务)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也将逐步编制绩效目标。
二是逐步扩大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面。2013年起,各部门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试点,对预算内安排的5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开展自评,并向财政部门提交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将选择群众关心的民生项目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展重点评价,主要包括保障房建设项目、科技三项费用、城维费、城市配套费、排污费、人防建设费、教育附加、新农村建设等部门代编预算项目以及财政资金支持的预算内重点建设项目和旧城改造拆迁还建项目、各融资平台举债建设项目、BT建设项目、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的项目。
三是明确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整体目标。2013年该市财政部门组织开展预算内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资金总量要求占上一年度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20%,2014年达到25%,2015年达30%以上;融资平台建设项目、BT建设项目重点绩效评价面也要逐年扩大,2013年评价面达到10%,2014年达到30%,2015年达到50%以上。未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但已编审绩效目标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对其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到2015年,黄石市将建立较为规范的绩效目标申报、绩效运行监控、绩效结果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湖南岳阳:“三到位”凝聚预算绩效管理合力
一是政府支持到位。201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仅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还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正式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对市直部门(单位)的综合绩效考核范围,分值达到10分,实现了将预算绩效纳入政府问责的新突破,形成了政府重视、财政牵头、部门实施的工作局面。目前,市直部门2013年度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中,将于12月将情况汇总后报送市综合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考评依据。
二是部门配合到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离不开预算部门(单位)的配合。各预算部门(单位)越来越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大部分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了绩效管理联络员制度,指派专门人员负责与市财政部门业务科室和绩效管理部门对接,接受预算绩效业务指导,负责绩效管理日常工作。
三是机构组织到位。市局成立了局长挂帅的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绩效评价科于2012年11月单独设立,人员配备逐步到位,从组织和人员上保障了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云南大理:强化部门支出责任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基本建立制度体系框架。制订了《州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为全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确立了基本制度依据。建立州级部门30万以上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管理制度,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关口前移。制订了《州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流程》,避免了评价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绩效管理协调合作机制。外部协调由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内部协调由财政部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绩效目标申报管理机制。州级各部门每年申报30万元以上项目预算支出时,须填报《州级预算单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建立绩效自评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自2008年开始,每年项目主管部门完成省、州、县三级财政部门组织的项目自评工作,同时选取财政资金投入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进行重点评价。
三是稳步扩大评价范围。开展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管理,2012年,共有60个部门、139个项目75519万元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组织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先后组织完成了工业园区补助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洱海保护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绩效评价。2012年,对全州城乡市场体系建设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项目95个,各级财政资金3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