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精准识别贫困户 建档立卡率先完成贫困户信息录入

06.05.2016  10:35
5月4日下午,“中国网络媒体菏泽行·关注脱贫攻坚”采访团来到定陶区采访。

  

  定陶土地流转后建立的葡萄架

  

  帮扶承诺书

  鲁网菏泽5月6日讯(记者  王翠翠)5月4日下午,“中国网络媒体菏泽行·关注脱贫攻坚”采访团来到定陶区采访。据悉,为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目标,定陶区的干部群众等精准识别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搭建帮扶平台,做强扶贫产业,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扶贫“难题”,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贫困户  建档立卡率先完成贫困户信息录入

  据了解,定陶区积极组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镇村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座谈,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将真正的贫困户全部纳入管理平台,将财政供养、购车、买房、投资建厂办企业等“四类人员”从管理平台清除出去,确保该纳入的“一户不漏”,该清理的“一户不留”,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解决“帮扶谁”的问题。截至3月15日,定陶区省平台建档立卡贫困户25254户,贫困人口65120人,在菏泽市率先完成贫困户信息录入。

   精准确定联系人和帮扶人  签订“三向承诺书

  据鲁网记者了解,定陶区在精准扶贫上,首先确定联系人。以驻村工作组和镇、村干部为基础,确定扶贫联系人,每人原则上联系不超过10户贫困户。联系人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帮助贫困户寻找帮扶资源,做好贫困户与帮扶人之间的对接联系。定陶区共确定联系人2500余人,编印了县、镇、村联系人和贫困户名册,经验在菏泽市推广。

  同时,确定帮扶人。确定规模以上企业、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场、种养加大户等作为帮扶人的主体,有帮扶能力的各级各个单位、各级干部、各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等作为帮扶人的有效补充。

  据悉,目前党员干部帮扶9934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种养加大户等)帮扶6549户;企业帮扶3266户;社会力量(“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人士等)帮扶5505户。扶贫联系人根据入户座谈摸清的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情况和搭建的各类帮扶平台,帮助贫困户联系对接帮扶人,督促帮扶人与贫困户签订“三向承诺书”,监双方履行承诺事项,解决“谁来帮”的问题。

   着力搭建帮扶平台  “一村一品”产业扶贫

  据了解,定陶区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召开分析研判会,围绕“四类帮扶平台”,逐户研究制定帮扶措施,解决“怎么帮”的问题。

  积极搭建特色产业帮扶平台。“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是根本。定陶区委、区政府注重引导各村立足实际,大力开展“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由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或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人口务工,目前已有5786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

  定陶区孟海镇西曹村老党员李玉光流转300亩土地,种植高档蔬菜新品种——银条,通过提供种苗、传授种植技术、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村民李垂拥因照顾智障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生活非常困难,平时在李玉光的银条生产基地务工,每天收入50元左右,并在李玉光引导下,种植银条2.3亩,预计收入10000元,当年即可实现脱贫。

  同时,搭建示范基地帮扶平台。着力打造菏泽市最大的两个扶贫开发示范基地——陈集金硕万亩生态园和杜堂万亩生态园。并搭建企业帮扶平台。企业通过送岗上门、送活上门等方式,吸纳贫困户就业,实施就业扶贫,实现持续脱贫。并且积极搭建政策帮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