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之外看“东马”
老兵也来参赛
本届“东马”,记者作为最前方的观察者,从各方面深入了解这项山东省内最高规格的马拉松品牌赛事,从工作人员为保障“东马”而忙碌在各条“战线”,到深入市民当中,体会“东马”给东营这座城市,给东营人民带来的激情与活力,再到赛后与各方参赛者畅聊比赛的感受,从赛场之外看比赛,希望能为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东马”的独特魅力。
忙碌并快乐着
本届“东马”,赛事组委会在赛事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方位保障比赛顺利、有序进行。赛场内外,在每一个看得到,看不到的角落,都有各类工作人员在默默地付出。
比赛开始前一天下午,记者在东营宾馆参赛人员报到处,看到的是一幅幅忙碌的画面,东营市体校的部分教职工和学生们正在认真而细致地检查每一个报名选手的参赛资料。负责报到工作的东营市体校训练科科长刘明海告诉记者,报到组的主要工作是核对参赛选手信息,发放参赛物品,如信息无误,则将号码布、芯片等8样物品一一数清,发放到参赛者手上。碰到参赛者缺少材料的情况,能当场解决的,工作人员便会立即帮助解决,比如打印报名表。对于有疑问的参赛者,工作人员则会详细地给予解答。别看工作内容并不复杂,但是需要相当的细心。
离开报到处后,记者又来到了东营市体校内,在这个并不会被参赛者注意到的地方,却是一个“战略物资”的储存库,运动员们在赛道上饮用的水、饮料,食用的营养品,各种赛道补给物资都是从这里汇集并发出。在学校室外一隅,负责赛道后勤保障工作的东营市体育局机关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吴宝金手上拿着一摞材料,正在指挥工作人员进行物资清点、交割、装卸等工作。吴宝金介绍说,光是把这些比赛物资集中到体校内就花了三天时间,比赛当天早上5点钟就要逐车逐点将物资落实到位,“这些物资发出去都有签单,发出去多少,签出去,物资落地,要签字,最后有些物资要收回,也要签,保证我们的物资不外泄,不丢失,各个点在交接的时候都有责任人具体负责。”工作人员虽然十分忙碌,脸上却满是快乐的符号,“能为马拉松比赛做点贡献,我们也很高兴。”后勤保障车辆总指挥邵和振说道。
东营市体校副校长任成江对记者说,在市体育局的统筹领导下,体校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全体出动,为这次比赛做好服务工作,“所有体校老师都担任裁判,教职工和学生大约500人全都靠上了,赛前、赛中、赛后都全程参与。”
不只是马拉松盛会
一年一度的“东马”,对外传递的符号是马拉松的盛会,但在东营人民眼里,它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通过“东马”的带动效应,东营市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69个国家和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在比赛前一天,齐聚在中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如同黄河奔腾入海,让这个年轻的城市充满了澎湃的激情,也给这个人口并不是很多的城市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东马”俨然已成为东营人每年固定的节日。
如果没有在东营生活过,可能无法体会到在比赛开始前,当四方宾客涌入东营时,东营人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记者的朋友便是一位地道的东营人,在他看来,如果不是“东马”,他可能从未在早晨六七点钟见过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东城的府前大街,聚集在赛道边,用满怀期待的心情等待一场马拉松比赛的开始,在他眼中,此时的“东马”已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同样也是一场文化的盛会,甚至,东营人民的盛大节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许多东营本地人,在同他们谈起此次马拉松比赛时,他们普遍用到了“节日”、“自豪”这样的字眼。市民苏利武对记者说,他们家这几天,聊的、谈论的都是马拉松,跟朋友聚会聊天的话题也离不开马拉松,对于能在自己的家乡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苏利武感到非常地自豪,“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们就期待比赛能早日到来,这个比赛连续办了九年,说明我们东营的吸引力很大,作为一个东营人,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在新世纪广场、在离起点处不远的赛道边,聚集了各种文艺展演、商业活动、民间技艺展示的群体,观众们在井然有序地观看比赛的同时,又能随时观赏各类节目,购买各式商品。这边,社区锣鼓队敲着动感的节奏,那边,老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大人们领着孩子驻足观看,有的则把孩子扛在肩头,让孩子在人群望去的方向“一探究竟”,他们在用各种方式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哪怕只是投去注视的目光。市民高楗楠对记者说,在这样的氛围中,真的就如同在过节一般。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弗兰克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中国人,参加了这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因此,他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对于东营举办的这场马拉松比赛,他说,看得出来,在这场比赛中,有多名实力强劲的外国选手,他认为,东营这座环境优美的城市对外国人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这里的人对外国人很友好,城市环境非常干净,我非常喜欢在这里居住生活。”
置身比赛现场,或者跳出比赛之外,对于许多东营市民来说,离不开的话题都是“东马”。“东马”作为东营的一张名片,将被东营人长久地谈论,因为它,让东营人感受到了与往日不一样的精彩,它,不只是一场马拉松的盛会。
“东马” 明年见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东马”的话题却没有结束。对于参赛者来说,他们从赛场内外看到的,感受到的,是全民健身热潮的持续涌动,如今,这股潮流正日益壮大,他们身在其中,用实际行动展现着运动带来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精神风貌。
来自潍坊市的参赛选手谭玉文对记者说,他从潍坊一起来的朋友有100多人,包了两辆大巴,参加“东马”是他近几年必备的“项目”,沿途观众的热情让他感触很深,“观众非常热情,不停地给我们加油鼓劲,让我很受鼓舞。”他表示,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对组委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家住东营市西城的马福平对记者说,他一共参加了两届“东马”,从去年开始,在朋友的带动下,他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曾跑过北京马拉松的他,认为家乡的马拉松与之相比,各有各的特点,“从西城到东城也不远,我们开车一会儿就到了,东城的环境非常好,在这举办马拉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已爱上跑步的他,还想多参加一些其他城市举办的比赛,为此,他表示,还要再继续加强锻炼,让健身运动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新世纪广场食品供应站不远处,记者看到了一位容光焕发的长者,通过交谈得知,他叫孙后义,今年60多岁,家在临沂,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东营。虽然之前并未参加过“东马”,但是他与“东马”其实早就有缘。“我们是自驾车过来的,一共来了100多个人,去年,我看了这个地方的直播,看到这边条件很好,所以今年就想来挑战一下。”孙后义介绍说,他曾参加过扬州半程马拉松,这次本想挑战一下全程,结果跑错了路,所以留下了些许遗憾。他认为,“东马”的跑道和氛围都很棒,为了这次比赛,他每天坚持跑10公里,但对于这次跑错路的遗憾,他笑着说,只能等到明年来弥补了。
“‘东马’,明年见!”离开终点时,在东营人社局工作的钱静和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孟宇同时说道。据介绍,她们都是东营长跑协会的会员,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她们就跑了半程,“就是想给自己定个目标,突破一下极限。”她们告诉记者,这次比赛,她们全家总动员,都齐齐“上阵”了。“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民的节日嘛。”比赛结束后,她们相约明年再来,并在“约见2017东营马拉松”的展板上写下了各自的名字。
数字“东马”
本届“东马”,无论从参赛国家地区的数量上,还是参赛选手的质量上,抑或全方位的服务上,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数据体现在:
参赛国家地区:69个,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
总参赛人数:31635人,其中半程、全程10338人;迷你21181人;1公里健身跑116人;
男子全程冠军成绩:2小时09分27秒,由肯尼亚选手图维创造最新赛会记录;
女子全程冠军成绩:2小时31分13秒,由巴林选手春巴创造;
男子半程冠军成绩:1小时11分16秒,由中国选手马正通创造;
女子半程冠军成绩:1小时17分35秒,由中国选手蹇穆华创造;
赛事服务人员:
裁判员:420名
警务人员:3000余名
医务人员:500余名
志愿者:2000余名
提供物资:
饮料、饮用水:150000余瓶
冰块:1500公斤
香蕉:23000根
纸杯:173000个
海绵:476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