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的学术”座谈会:关注精神提升 讲好中国故事

31.12.2015  11:36

学者走出高校,学术走向大众,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命题。但如何操作,在学者和大众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应该提供给社会什么样的知识和智慧,却需要学界和社会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方讲坛•文汇讲堂”三个演讲季的演讲实录为底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本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读本:《哲学与我们的时代》、《文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与我们的未来》。

哲学与我们的时代》由吴晓明、王德峰、张汝伦、童世骏、俞吾金、高瑞泉、陈卫平七位知名学者,从哲学视角切入时下诸多令人困惑的领域,话题既宏至时代所需的思想高度、思维方式、批判价值、当代意义,也微入凡俗生活和理想境界、文化精神、正能量等;《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汇集格非、方方、孙甘露、贾平凹、韩少功五位著名作家和杨扬、汪涌豪、罗岗、陈思和、王晓明五位文学评论家的精彩演讲,将原本只在象牙塔内传授的文学知识或观点以通俗化的形式传播给大众;《历史与我们的未来》包含葛剑雄、陈兼、姜义华、沈志华、苏智良、熊月之、王家范七位著名学者对众多历史问题的考察和反思,为大众读史、学史、用史提供良好借鉴。

近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召开“走向大众的学术”暨《哲学与我们的时代》、《文学与我们的生活》、《历史与我们的未来》图书出版座谈会。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沈国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邀请了赵修义、王家范、张汝伦、王晓明、高瑞泉、荣跃明、孙甘露、李晓东、罗岗、刘昶、陈恒、季桂保、姜复生、王莳俊等专家、学者出席。《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媒体记者也应邀出席。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主持座谈会,并用“整合机制”、“问题导向”、“多学科参与”、“公众分享”、“深入浅出”、“照顾人心”等三十多个关键词对这一座谈内容作了小结。与会专家、学者就学术如何贴近大众、走向大众提出多种可能的路径,对于上海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为松首先介绍了三本书的情况,他指出上海人民出版社有着学术立社的悠久传统,历来重视并坚持探索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形式传播学术文化成果,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读,让学术亲近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此次推出的三种新书,是学术出版大众化的一项新成果。上海人民出版社必将投入更多精力,做好大众普及性学术出版工作,服务学者,服务读者,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路。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历来有两个面向,一面是讲给外国人听的,比如中国学论坛等,一面是讲给国人听的。然而,由于国人身在此山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且由于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处境不同,个人的故事千差万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认为,若要使学术真正走向大众,学者首先应该做的不是通过史料的堆砌书写历史教科书,而是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有情节、有过程的好故事将道理传达给大众。他认为当下主要有两个道理需要通过故事讲出来,一是让大众知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道路是非常曲折的,我们的前面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要用长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二是历史的变化与个人的选择之间往往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在历史的变化过程中,个人的选择的是与非,很难在短时间内下定论。

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总是经历各种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悲有喜,学者应该将这些真实的中国故事讲给中国人听,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术走向大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众多且高度碎片化,社联举办学术演讲季,旨在让大众真正的能够有一种辨别的能力,去辨别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并能够形成对知识的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这是一种面向公众公开讲述中国故事的努力,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思想界需要能够引领民族几百年的大家

肇始于约瑟夫•奈的国家软实力概念主要是指称国家价值,是一国的对外政策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在考察别国历史和思想以资借鉴的同时,深入发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培育本国文史哲领域的思想大家才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家范认为,历史学领域有很多大题目可以讲,比如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他本人更喜欢从小题目切入,因为小题目往往更贴近大众,是历史走向公众的具体方式,学者应该凭着知识分子的良心,肩负起历史学的责任。

社联举办的这个讲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王家范说:“我觉得不要讲套话,不要讲老话,而要讲新意”,要“用你的知识,用你的学说来表达对当下的看法”。对于历史而言,“它的教育功能并不是以古讽今、古为今用,历史本来就包含着社会,让人不至于重复犯错误”。

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谈到,他的理想是用民工听得懂的话讲哲学,从家庭邻里关系开始,要讲的话是宇宙真理,要反对自己以前很多的偏见。哲学不是“茴字有几种写法”,也不应高深莫测,让人听得云里雾里,而应当是让听众听了以后坐立不安,觉得恨不得跳起来跟你说这个东西为什么不早点跟我们说?哲学不能吃、不能穿,但是千百年来无数人追求它,就是因为一个道理,少不了它。学术要走向大众,除了考虑如何避免通俗中的异化,也应当仔细开考如何培养真正的哲学家、思想家,想想国家的软实力究竟建立在什么地方,我们这个国家在思想上要有“高大上”的东西才行。

通俗读物是学术走向大众的重要形式

对于如何使学术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多种的可行路径,其中出版通俗读物,深入浅出地讲解学术问题成为专家、学者的共同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三本书恰是在学术与通俗、专业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如何推动相对小众的学术走向大众阅读的视野,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恒谈到,牛津大学出版社在进入大众普及市场的时候,剑桥通史已经存在,品牌够亮,资源牢牢把持着,牛津想要突破非常苦难。所以牛津另辟蹊径,专门做“通识读本”。他们邀请顶尖的学者来撰写,深入浅出,不仅对大众有用,对专业人士也非常有帮助。所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所以陈恒认为,不是大众没有能力消化这样的产品,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像牛津那样,给出高质量的学术科普读物。当这类读物越来越多,慢慢占据市场之后,社会上对人文科学也会愈加重视,而整个民族的自信也会显著提升。

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将通俗读物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而不俗”,一种是“俗而不通”,他说,之所以那些 “俗而不通”的作品被热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过度追求功利层面的有用,而忽视精神上的有用,甚至认为关注人的精神的人文学科就是无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谁对我有用我就跟谁交朋友,久而久之,谁理我?所以有些东西看起来是没有的,但是对精神世界却是很有用。”在汪涌豪看来,当一个社会走向粗鄙化,那么它“追求的都是现实的有用,而不追求精神上的有用。”所以他特别感慨说,我们的社会需要沉静下来,回归到内心,因为“人走向内心世界的路,远远要比走向外部世界的路幽长得多”。

关注精神提升,反对功利主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部分人开始以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为人生导向,短期内似乎能够获得经济上的一定满足,但长此以往,必将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上海大学教授王晓明指出,中国现在的问题很多,在比较短期的狭隘层面上,想各种各样的对策,各种各样的处理的办法,但却把一些根本的东西忘记了。这就需要人文学者从思想层面进行考量,探讨技术问题背后关乎社会根本的问题。王晓明进一步说,社会问题除了需要专业人士讨论外,还应寻求交叉学科的不同建议,学科背景不同,给出的思路自然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讨论展示思想的重要性,有利于精神层面的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指出,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的学者,都很浮躁,安不下心来,功利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出版单位面对广大读者,不应该只专注于经济效益,更应兼顾社会效益,用优秀的出版物感染人、提升人,上海人民出版社这三本书的出版正是对当下社会中功利倾向的反抗和医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瑞泉指出,上海是中国现代化最早的城市,也是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最前卫的城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上海社联、《文汇报》、上海人民出版社现在所做的工作,恰恰是对上海文化独特性的保持,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精神文化素养。

座谈会的最后,彭卫国指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一贯鼓励和支持上海的出版事业的发展,希望与会的专家各展所长,努力繁荣文化事业,创作出能够走出去的学术精品,使上海的出版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沈国明指出,三本书的出版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学界和社联的同志还应再接再厉,因为让学术走向大众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使学者思维被大众接受,从而变成大众思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